到现在大大小小的坟墓已经和房屋混杂在一起,以至难于区分哪些是活人的房子,哪些是死人的坟墓。在越南的文化中祖先并没有死去,他们不过是搬到了隔壁的房子里,眼睛依然会注视着你。
越南人践行崇拜祖先。在宏大的陵墓上除了有中国风格的龙,还有基督教和佛教的饰物,但越南真正的宗教是敬拜祖先。在顺化和岘港之间的海边沙滩上,在会安的村庄附近,这样的祖先崇拜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现在经过的杂乱粗劣的坟墓群构成了鬼城的中心,而建造这些坟墓的钱则大部分来自居住在国外的越南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就是七十到八十年代的“船民”。这是越南特有的现象,许多越南人在移居到西方改善自己生活的同时,还帮助居住在祖国的家人。
在建坟的热潮中家族之间的攀比逐步升级,坟墓的规模和设计越来越奢华。我们曾遇到过的一个人说,他家族建造所谓的“永世房屋”花去了30000美元。鬼城正好迎合了二十一世纪越南的某些东西――这是一个急于摆脱上世纪战乱和贫穷,并急切投身到物质成功怀抱中的国家,然而历史总是像祖宗一样在冷眼旁观着。
回到1A公路后我们到了岘港,越战时期这里曾经是美军基地。岘港有着现代城市应有的一切,就是难以寻觅越战的印记。“这里曾经有许多民族解放阵线的战士,”导游Phong告诉我们,他的父亲曾经为美国人工作。“他们可能是卖冰淇淋的小贩,或擦鞋的小孩,他们会出其不意地攻击,”他做了一个刀劈的手势,“然后就逃之夭夭。”
宽阔的大街和购物中心挤占了穷街陋巷,那里曾是越共经营的地盘。在南中国海沙滩背后的带状地带,一个具有国际风格的海滨度假胜地和公寓楼盘正在兴建,这正是当年美国大兵在战斗间隙前来避暑的地方。“2012年开张”,“即将隆重推出”,“豪华社区待售”,房产广告牌上充斥着这样的广告语。 向南驱车半小时后又出现了开发项目,围绕在秋盘河口和古老的贸易码头会安附近。在渔村Phuoc Hai附近建起了一家度假村,在这里渔网仍用木头转盘吱吱嘎嘎地拉上岸。
有一位有经济头脑的村民Tran Van Khoa经营着一项“生态旅游”,他让游客们体验古老的捕鱼和生活方式。游客们乘着竹筏巡游在长满海椰的浅海里,他解释说,兴建度假村破坏了河口的生态系统。
讽刺的是他的客人中有不少就是住在他抨击的度假村里。“我本人对此感到悲哀,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说,“游客来了,带来了金钱和西方生活方式,他们不断涌来,事情变化得很快。”
即便在会安,对来势汹汹的现代化能采取的解决方案也只是假装一切都没有变化。用Marlon Brando在“在水边”一书中的话来说,这个城市“有可能成为一个竞争者”。在十八世纪中叶,会安是东南亚主要的贸易港口,来自东方和西方的丝绸,武器和香料在会安河边的仓库里进进出出。到后来河流淤塞了,商船无法再航行到会安,上海和香港兴起了,会安也就没落了。
据Phong回忆,在1991年的时候会安只有一家旅馆。甚至在十年前,当他为电影“安静的美国”摄制组当翻译时,这里也还是相对平静。现在尽管会安假装成一个没有被发展染指的城市,这里已经有了五百多家旅馆,而在老码头的三条大街上,每一间木头的街面房子都在打折售卖量身定制的丝绸服装,或印有“早安越南”或古巴乐队头像的T恤。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