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印度洋小岛国马尔代夫的全体内阁部长们穿上了潜水服,背上了氧气筒,戴上了潜水镜,在四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一次前所未见的海底内阁会议。本月初,山地小国尼泊尔的20名内阁部长也背着氧气筒,登上喜马拉雅山一处海拔2800米的地方,举行了一场号称“全球最高”的内阁会议。两个小国的“异常”举动,都是希望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前夕,警惕世人正视气候变化危机。但日以继夜开了两个星期的大会,结果肯定让它们和众多弱小国家大失所望。
大会前,人们乐观地预期,与会各国代表至少能达致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政治框架,作为明年完成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的谈判基础,然而,即便是这个退而求其次的期望也落空了。最终摆在台面上的,并不是大家一致认可的文本,而是美国和所谓的“基础四国”(即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大国在最后一分钟所商定的“协议”。
虽然这些大国代表发达和发展中国家两个阵营,但是,由它们一手炮制的“协议”依然无法得到大家的认同,因此,最后只能以大家承认有这么一个文件的存在而草草收场。致使哥本哈根会议不但成不了两年前定下的《巴厘路线图》所设定的谈判终点站,反而是成了另一个谈判的起点,各国是否能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失效之前完成有法律约束力的替代协议,又成了一个颇大的问号。新气候协议的终点站在何方,目前看来谁也说不准。
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所以成不了大气候,最后只能以“小气候”收场,明眼人都可以看得出,这是大国为了本身的利益钩心斗角,互不相让的结果。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集团,坚持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的排放大国也要受到排放的法律限制,承诺强制性的减排目标,触动了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大国的敏感神经,它们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要求免受排放法律限制,并反过来坚持要发达国家遵照《京都议定书》和联合国气候公约的规定,承担最主要的排放责任,同时,要捐助发展中国家,并向它们转让低碳技术。
这种针锋相对的立场,体现在会场上的,是剑拔弩张,浓浓的火药味,相互的不信任,和细节和词语上的争论不休,中美两国谈判代表的高姿态和毫不妥协的战斗姿态,尤其令人侧目。大国之间的博弈和角力,虽然都有各自的法理或道义根据,都可以振振有辞,但在很大程度上是从本身的国家利益出发,以及基于国内政治考量。
哥本哈根会议除了凸显各国尤其是大国以一己利益为先之外,也再次让众多小国尝到国际事务总是由大国主导的无奈滋味。在两极化的世界,是苏联和美国说了算,在单极化的世界,是美国一超主导,现在是后单极世界,多极化崭露头角,我们已经看到新兴大国的崛起,并逐渐在世界舞台上抢占各种话语权。基此,任何世界性议题的谈判进程,肯定要更加复杂多端,步履蹒跚。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充分地说明这一点,这也许是世人今后必须面对的国际现实。
无论如何,气候大会总算避免以完全失败告终,毕竟大国们也深知,谁都担负不起导致会议失败的咎责和骂名。正如出席会议的李显龙总理所指出的,这至少为进一步推动谈判、最终达致一份更完美的协议铺路。世界气候谈判终究必须继续谈判下去,因为地球只有一个,而且大自然正在不断地通过异常的气候向全世界发出警告,亚洲、美洲、欧洲、非洲、南极、北极,无一幸免,拖延减排协议,就必须面对更严重的后果。
作为一个小国,新加坡对会议结果表示失望,但我们并没有徒呼负负,为了可持续发展,我们还是得勇往直前,努力减排。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利用作为一个科研中心的地位,想方设法,聚焦科研实力,大力进行环保和绿色能源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就像我们开发新生水一样,为人类和地球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