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科学有了新发现,总有人问:这玩意儿有啥用?
有的时候,这个问题确实很令人无语,于是类似“你倒说说刚出生的孩子有啥用”的反驳也不胜枚举。但对于获得诺贝尔奖的研究来说,这是个很关键的疑问,一点儿也不KY。毕竟,诺奖的宗旨是“献给令全人类获得裨益者”——
(最上面那行小字~)
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奖,颁给了日本科学家大隅良典,以奖励他在阐明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上所做的开拓性研究。(简单解读戳右边:大隅良典,和“吃掉自己”的细胞)
那么,“自噬作用”,有啥用?
问题:得2016诺奖的自噬现象,和哪些生理现象或疾病有关?我们能够如何利用它?
看到有报道说,【自噬过程如果无法充分完成,会导致多钟疾病,包括癌症、帕金森、阿兹海默症以及心脏病。】具体是咋关联上的? 这个自噬现象对制药或者治疗有用处么,还是说是个很基础的研究 目前说不好有什么直接应用?
李子李子短信 回答
现有的关于自噬的报道和 feature 也还蛮多的,自噬算是非常基础的生理学研究,但是前景还是蛮广阔的。
具体的机制果壳应该会出文章解释,直白地说就是细胞会吃掉自己的一部分(比如坏掉的蛋白和细胞器等等)作为重建的能量和原材料。如果这个自己吃自己的过程出现问题,那么很可能就会导致疾病。
癌症
自噬在治疗癌症的方面有很大前景,获奖之后英国Cancer Research第一时间就发来了贺电。
一方面,如果细胞的自噬系统出了问题的话,正常细胞可能会转化成癌细胞。如果能够保证正常细胞的自噬,那么可以预防细胞癌变。
另一方面,癌症细胞也会自噬,不断吃掉自己,从而保证自己的“身材”处在正常的、“苗条”的状态,避免免疫系统和其它治疗手段的攻击;在所谓饥饿疗法、切断癌细胞营养的时候,癌细胞可以自己吃自己保证存活,甚至是可以处于休眠状态(看起来好像治好了?),但是一旦条件允许,它就会迅速反弹,导致再次恶化。
如果我们能够抑制癌症细胞的自噬,那么癌细胞就会因为缺营养而死掉。
在自噬过程中,癌细胞会"吃掉"自己的一些细胞组分,以使细胞安全度过恶劣的环境条件。图片来源:coloradocancerblogs.org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