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数码科技

低调的逆袭:印度为什么盛产“超级CEO”?(组图)

www.sinoca.com 2016-04-08  


  文章来源/秦朔朋友圈 作者/梁云风

  印度盛产超级CEO,这已经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现象,以至于2014年5月16日,纳伦迪拉•莫迪当选为印度新任总理时,被人形象地称为“印度CEO”!

  而在莫迪当上印度CEO的同时,印度超级CEO们早已“攻陷”了硅谷。2015年10月,印裔高管桑达尔•皮查伊开始执掌谷歌的帅印,如果再加上此前的微软总裁萨提亚•纳德拉、诺基亚CEO拉吉夫•苏里、制图软件公司Adobe首席执行官山塔努•纳拉延、百事的CEO卢英德(Indra Nooyi)等印裔总裁俱乐部(IndianClub)成员,印裔高管已经涉足美国产业各个角落。无怪乎美国《时代》周刊惊叹,CEO成为了印度头号“输出品”。

  印度总理纳伦迪拉•莫迪和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

  同是亚裔,同样在美国商界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华裔和印裔高管经常被拿出来对比。印度作为“培育全球老板的理想之地”,探寻个中原因,的确有很多值得中国人学习的地方。

  印度理工立国

  作为当下印度出口的两个重要产品,印度电影和印度高管,从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中可见一斑。影片中主角读的名校“Imperi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原型就是印度理工大学(Indi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IIT)。可以说,IIT是印度工程师的圣地。

  印度人对IIT的崇拜与其国家教育政策息息相关。和中国类似,建国后印度希望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增强其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十分重视工程技术教育,早在50年代就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全国相继建立了7所印度理工学院(因此IIT有7个分校),发展至今,印度已经有了550 多所工程技术学院和1100多所科技术学院。相比较而言,中国理工类的院校却少之又少。据教育部官方网站数据,截至2015年5月21日,全国高等学校共计2845所,其中理工类(包括以理工为主的综合类大学)只有203所。

  印度重理工的策略成果显著,驰名于世的印裔CEO也多是理工类出身。研究者注意到,这些印度CEO并不是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他们几乎都出身于印度普通家庭,远赴英美深造,通过上大学进入“国际化”轨道。比如IIT的毕业生由于具有一流的专业实力,毕业后都会被“抢购一空”。IIT的毕业生也热衷于到美国创业就业,加州大学帕克莱分校副教授萨克斯恩对美国高科技企业集中地硅谷的新移民企业家进行了一项调查,在约2000个新起家的企业之中,约有四成是由印度人开办的。而它们的创办者当中有一半是IIT培育出来的人才。

  诺基亚CEO拉吉夫•苏里

  进入21世纪,印裔高管不仅在跨国公司崭露头角,甚至出产这些CEO的上游产业即全球主要商学院,也逐渐被印裔“统治”。目前,哈佛商学院、芝加哥商学院和INSEAD商学院这3所世界级商学院就由印度人担任院长。

  鲜明的管理特征

  印度理工立国的高等教育给了印度科技、工程人才一个成长的理想环境。除此之外,印度高管的一些特征也非常值得分析。

  一是重技术。从谷歌的桑达尔•皮查伊到微软的萨提亚•纳德拉,目前科技行业大部分的印度籍CEO都是从工程师起步的,并且都在美国的名校拿到了硕士、博士或者工商管理硕士等学位,比如皮查伊1993年考取奖学金前往斯坦福大学,让他有机会深入接触计算机和互联网,这也是他后来在谷歌领导开发Chrome浏览器的重要原因。技术派CEO们有机会和他们的工程师们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先技术而后管理,使得他们在技术一线和管理层都有极强的威信。

  谷歌CEO桑达尔•皮查伊

  二是谦逊的人格魅力。硅谷的科技企业高管中,乔布斯是有名的坏脾气,爱挑剔,比尔•盖茨、拉里•佩奇同样是非常强势之人,至于盖茨的继任者鲍尔默则以好斗和铁腕著称。和这些大佬相比,印裔高管显得更谦逊、包容。据悉,皮查伊和纳德拉都是性格温和、为人友善之人,皮查伊是谷歌出了名的好好先生,在公司有着极好的人缘,而纳德拉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化解冲突,善于促成合作。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成功啦!SpaceX完成世界首次海上回收火箭(组图)
下一篇:92岁院士交大演讲 推开了为他准备的椅子(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