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炮兵装配的战略核导弹,可谓中国最具威力的“撒手锏”,是中国多年来能够威慑美国的最强利器。2009年国庆阅兵时,中国亮出了最新研制的机动战略导弹东风-31A,引来世界军界瞩目。不过中国的战略核力量只以最低限度的核报复为满足,导弹的数量和威力都很有限。
当然,在国际上核力量可以达成“不对称恐怖平衡”,两国之间若具备10枚对1000枚的有效打击力量,也能造成双方谁也不敢使用核武器的结果。中国一直不肯公布拥有核弹的数量,不过在数量上与技术水平上同美国肯定不能相比,只以保持一点有效的核反击力量为满足。
综观中美两国的主战武器,可以说多数项目的技术差距不止20年。如果在上世纪90年代前期相比较,双方整体军事技术水平差距可达30至40年。此后中国通过从俄罗斯进口新式武器,加上国内科技水平大大提升,军事装备向前跃进了一至两代,的确已经缩小了差距。
但美国在军事科研方面的步伐也非常迅速,尤其在超出传统概念的新技术开发方面有了巨大进展,因而对包括中国、俄罗斯和西欧国家造成了新的鸿沟。在工业化时代,人们对比各国的军事力量,往往只将军队人数、武器性能这些单项罗列对比。
进入信息化时代后,武器装备主要体现为体系对抗,其整体水平差距已非单项长处所能弥补。目前美国在全球军事领域“一超独霸”的地位,恰恰主要体现为其信息化整体水平远远领先于世界。自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人类科技发展已引起战争特征出现革命性变化,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武器装备建立在高度密集的技术基础之上。
二是打击方式不再以大规模毁伤为主,而在相对降低附带破坏力的同时更加突出打击的精确性;三是整个战争的范围与过程被视为完整的系统,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美国恰恰引领了这一潮流,并在1991年海湾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及新世纪的伊拉克战争中显现出来。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