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集体会战成就十大功臣
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屠呦呦成为国内首个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科学家的消息,已经传遍千家万户。
九派新闻记者6日、9日两次踏访屠老的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临街的主楼却没有预想中的张灯结彩,没有庆祝横幅和标语,没有鲜花和庆功会。
走进主楼内,在大厅右手边“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横幅下,LED显示屏上显示了“热烈祝贺我院屠呦呦终身研究员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一切显得含蓄而低调。
中医科学院内的中药研究所办公楼前则更喜庆一些,6号当天就挂出了大红的横幅“热烈祝贺我所屠呦呦研究员荣获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在中医科学院内,有不愿具名的老专家向记者表达了内心的不平:关于青蒿素研究第一发明人的争议已有30年,早期甚至“状告”至国家科委(现科技部)奖励办。把功劳全归给她一人,不公平也不合理,与历史事实不符。
争议的形成是有历史原因的。20世纪60年代初,美越战争期间,疟疾横行,人体对传统的奎宁类药物产生了抗药性,越南无奈向中国求助。
在毛主席和周总理的亲自指导下,1967年,一个由全国60多家科研单位、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的科研集体,悄悄开始了防治疟疾新药的使命,代号“523”。
其时正值“文革”时期,很多老科学家、科研人员被“斗倒”,只能“靠边站”,1969年,39岁的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研究组的组长,由于研究人员职称评定停滞已久,当时她还是助理研究员。
1971年10月4日经历了190多次失败后,在实验室中屠呦呦终于从青蒿叶子中成功提取青蒿素,获得对鼠疟、猴疟,疟原虫百分之百的抑制率。
2011年9月12日获得有诺奖风向标之称的美国拉斯克医学奖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
九派新闻记者连日来寻访屠老和她的单位同事、相关部门,获知原科协主席周光召19年前致函香港求是基金会,为青蒿素成果申请“杰出科技成果集体奖”的名单。
原科协主席周光召19年前致函香港求是基金会,为青蒿素成果申请“杰出科技成果集体奖”的名单。 图/柯立
这份1996年经卫生部、中国科学院认可的发现、提取青蒿素的十大功臣名单中,排在最前面的是中科院院士周维善,时年73岁,上面注明的主要成就是“主持青蒿素结构测定等”,他已于2012年去世。
其二许杏祥时年55岁,成就是“完成青蒿素合成等”。
其三是58岁的研究员朱大元,他“合成了蒿甲醚。
其四顾浩明,时年56岁是副研究员,“对青蒿素衍生物进行药效实验”。
第五位李英,时年50岁是研究员,她“对青蒿素类化合物进行系统研究”。
屠呦呦在这份受奖名单中位居第六,当时的职称已经是研究员,标注的受奖原因是“采用乙醚提取青蒿抗疟有效部分”。
其后依次是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研究员“从黄花蒿中分离出抗疟有效单体”、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的梁钜忠研究员对“乙醚提出物临床观察有抗疟效果”、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首次证实其疗效优于氯喹”、桂林制药厂的工程师刘旭“合成出青蒿素衍生物青蒿琥酯”。
关于这份十人名单的先后顺序,是根据他们对青蒿素研发的贡献大小?还是根据他们当时在“523”课题组中的职位高低?或者其他原因?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