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发现你不太喜欢吉尔·莱波雷(Jill Lepore)在《纽约客》上写的那篇关于颠覆的文章。
答:那篇文章没有多少分析,更像是一种声嘶力竭的尖叫。但最令我抓狂的言论是“创新已死”,这种论调在三年前比较普遍。在《大停滞》一书中,经济学家罗伯特·戈登(Robert Gordon)说:“这些新东西都会完蛋,怎么可能与工业革命相提并论?根本不会再带来经济增长。”说实话,我宁愿批评科技对世界产生的影响太大,也不承认科技毫无影响。
问:谈到文化批判,我们似乎处在硅谷的全盛期。《硅谷黑历史》集中展示了这一点。
答:那部剧很好看。
问:但那似乎是在讽刺你这样的人。
答:那部电视剧的确很好看。讽刺的很到位——之前从没有过这样的内容。我认识里面的每一个人。
问:那位风险投资家似乎并不走运。
答:那些角色在现实生活中都有原型。我认识那家伙。
问:是谁?
答:我不能说,但我跟他很熟,我喜欢跟他交流。他就是那样。
问:硅谷因为缺乏多样性而遭到批评。例如,Twitter有90%的员工是男性,白人占比也超过50%。
答:我认为这些讨论完全有根据,但我不同意里面的很多具体观点。
问:你有什么看法?
答:有人说硅谷企业系统性地歧视某些人群,这其实是不对的,原因有二:
第一,这些公司内部就像联合国一样。所有的多样性研究都显示,工程师有70%是白人和亚洲人。来仔细分析一下这个问题。首先,亚洲人似乎被视为同一个群体。然后是“白人”:当你走进一家公司时,会发现不少美国人,但也有俄罗斯人、东欧人、法国人、德国人和英国人。此外还有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泰国人、印尼人和越南人。这些人都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我们很多公司的穆斯林员工比例其实已经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第二,我们的公司都求贤若渴。他们都极度渴望人才。他们就像躺在沙滩上喘气一样,因为他们都得不到足够的人才。这种求贤若渴的动力达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问:如何解释报告中的数据呢?
答:有两个根本问题导致很多人认为硅谷存在歧视,我认为这些问题的确需要解决。一个是教育不平等。硅谷成功的标准路径是:出生于美国中上层家庭,然后去斯坦福上学,得到良好的科技教育,教授也很关心你,然后你来到硅谷,获得了技能,发家致富。
但世界上的多数人——包括美国之外的多数人,甚至很多美国人(例如我的家乡威斯康星的乡下和一些内陆城市)——却永远得不到这样的教育机会。
问:你认同硅谷的精英统治理想吗?
答:认同。但我认为,这种理想现在已经被两件事情破坏:首先是教育技能的发展,另外一个是渠道的畅通。我认为最有趣的一种批评是:如果你知人善用,如果你能够接触到全面的社会关系,那么精英统治就能奏效。风险投资家是如何制定投资决策的?我们都是根据已有的社会关系相互推荐的。如果有人谁都不认识怎么办?如果你不认识Facebook的招聘官,你就得不到那份工作怎么办?如果你不认识风险投资家就融不到资怎么办?我认为,应该拓宽网络,让所有能做出贡献的人都可以融入这个人际网络。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问:我们主要谈的是种族多样性。但性别多样性的问题同样存在。
答:没错,这是一回事。
问:一回事?
答:没错,是一回事。
问:那就是说雪莉·桑德伯格(Sheryl Sandberg)没必要写那本书了?
答:我觉得雪莉的书写的很好。
问:但那本书的所有内容都是在阐述系统性的偏见。
答:我不会对雪莉的话做事后评判。我们总会引用书中的句子:每当有人靠在墙角畏缩不前,我们都会“向前一步,坐在桌前”。
问:这已经成了一句口号。但我认为这句口号之所以吸引人,恰恰是因为人们认识到女性在科技行业的处境比男性更加艰难。
答:我是雪莉的粉丝。她完全有能力表达自我。但我认为,那本书传递出的最核心理念是,人们对他们自己命运的掌控力超出他们的想象。这本书中有一部分让她遭到很多抨击:“你可以让自己更好地融入环境。你完全可以坐在桌前。”
这恰恰是我所担心的事情。斯坦福的毕业生根本满足不了需求。斯坦福每年有多少理科生毕业?五百?六百?再加上伯克利,再加上2000。这根本不够。社会各界都在努力。谷歌就在资助Code.org这样的编程学校。
问:你可以或许可以引领整个在线教育运动。但对我来说,问题在于:谁是在线教育的主要受众?他们几乎都是自学者。低收入群体从中获益反而最少。
答:现在下结论还有些为时尚早,因为我们还处在科技发展的初期。这就像是批评DOS 1.0,认为它永远变不成Windows PC一样。我们仍处在探索阶段。我们不能用旧办法来开展教育,不能建设太多的校园,因为没有空间,没有资金,没有教授。如果你能考上哈佛,那就尽管去读。但这不是问题的关键。问题在于,印度尼西亚一个14岁的孩子可能面临两种选择:可以继续务农,也可以在接受斯坦福那种品质的教育后,踏上职场。
人们还低估了娱乐行业对教育的影响。现在,慕课(MOOCs)的制作水准还很低:必须要在课堂里拍摄教授们的授课画面。但我们可以畅想一下未来。10年后,你或许可以在线学习数学101课程。或许可以获得好评,而且能够得到全面认可。我们还有可能每个学期吸引100万学生。每个学生可能都会支付100美元。也就是每个学期的收入为1亿美元。要制作这样的课程,我们愿意投入多少制作预算?
问:你可以聘请詹姆斯·卡梅伦(James Cameron)来拍摄。
答:可以聘请卡梅伦拍摄数学101课程。或者,我们还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学习罗马帝国的战争史,走进战场亲身体验一番,然后飞到战场上面看一看。整个课程就是为了让学生们亲眼看看,然后告诉他们:“这就是历史发生的地方。”没准也可以在环球剧院再现最初的莎士比亚戏剧
问:再来谈谈机器人吧,这是你最喜欢的话题之一。
答:当然。
问:你曾经说过,未来会有两类人:一类是听从电脑指令的人,另外一类是向电脑下达指令的人。
答:我不认同我之前的说法。
问:人们几十年来一直在担心自动化会给经济带来破坏。
答:没人愿意走回头路,之前的农耕生活很辛苦。农民早晨6点就要起床,一天劳作14小时。工业时代的岗位也很糟糕,总是有人在工厂里死亡。这些工作都很糟糕。新工作要好得多。这正是中国、印尼和越南正在发生的事情。每一次富士康对外招聘,都有数万人申请加入。在发展中国家,人们都在努力进入现代化的工厂工作,因为其他工作岗位更加糟糕。结论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人们的工作也会改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