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数码科技

揭秘中国探月工程十年内幕:大年初二接命令(组图)

www.sinoca.com 2013-12-01  新华网


  现在,我们有很多专家已经不再研究探月,而是开始研究火星了,研究中国人要怎样进入火星;还有人议论是先到火星还是先到水星或小行星。总之,中国的深空探测活动开始后,它对技术、科学、科学热情的推动都是极大的,意义非常深远。

  “要拿点东西回来”

  搞深空探测活动必然要回答一个问题——到深空去干什么?这个问题非常朴实,但越朴实的问题越难答。要解释我们推进深空探测的目的,首先要回答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所以,以往当我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会说:“对不起,我答不了。我首先要回答的是中国人能不能去的问题。如果我作为一个搞航天的人都回答不了这个问题,那我是失职的。”

  我们动员了相当一部分研究过地质、研究过月球、研究过火星或者其他一些科学家,参加到嫦娥工程里来,就是要回答和解决这个问题。如果先在认识上、在理论层面解决了问题,接下来怎么实施、怎么实现这些科学家的理想和要求,就是我们工程技术人员的事了。

  工程技术是逐步发展而来的。所以,探月活动也要一步一步走。

  我们去月亮,第一步目标是能够环绕月球,就是从地球到月亮,被月亮捕获,成为月亮的轨道飞行器。去了以后并不是只绕圈看月亮,而是要敲门进去,要看看月亮的真面貌。

  第二步目标是,我们要接触月亮。以后就要想落到那里,就要考虑如何进院的问题。

  第三步目标是,不但要进院,还要拿点东西回来,要把获取的关于月亮的信息充分地传回来,为科学家回答“为什么去”的问题提供材料,用实物作答。

  所以,我们的大致部署就是绕月、落月、返回。

  探月工程对老百姓有什么好处

  科学技术的发展,往往不会很快就转化成日常的应用,但是将来一定会。科学进步与人民的生活一定是相关的,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探月工程怎么和民生发生关系?这是科学技术在应用层面要去研究、去实现的一个问题。如果用能不能得到眼前的应用来判断该不该进行科学探测,往往会贻误科学技术的发展。

  月亮总是一面对着地球,我们应该把这一点看作是资源。因为从不同的地点观测地球,得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在月球上放个探测器来观测地球的变化,通过不间断的观测,就有可能依靠从月球上观测到的信息来判断地球板块的变化,或者来预报地震,分析天气、气候形成的机制,等等。如果能在月球上放个通讯器就更好了,让它永远对着地球发挥通信作用。

  地月通讯未来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通信方式,有可能再过若干年,月球通信系统就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说不清的方便和好处。

  探月工程对未来民生的好处,不是现阶段的成果能完全体现清楚的。但是,人类要坚持对奥妙的探索、对奥妙的揭秘。正是人类特有的“兴趣”促进了科学的进步。如果一个人的好奇心都没有了,恐怕他对探索的力度也就没有了。

  把月球作为跳板,到更远处去

  从深空探测来看,中国刚刚起步。我个人认为,1998年以前是讨论、研究的过程;2004年国家立项批复后,我们的深空探测才开始,到现在整整10年。中国人深空探测之路还很长,但可以通过10年的实践来展望一下未来。

  人类对月球探测到今天,美国是走得最远的,十几名宇航员登上了月球,我们跟美国相比差距是非常大的。

  如果按美国的路子走,是“探、登、住”这三大步。

  当我们的无人探测器取回月亮的样本土壤和岩石以后,“探”的任务就完成了。

  接下来就应该是“登”。按照国外发展的路径来看,应该是有人的探测活动,当有人的探测活动完成后,就要研究怎么在那里长时间“住”,开展各种各样的科学活动。

  月亮引力小,脱离速度、逃逸速度就大。我们能不能在月球组织一些运载工具,把月球作为跳板,然后往远处走呢?

  总之,第三步就是在月亮上建成半永久性、永久性的有人生存的环境或条件,开展人类对月球资源的开发,来推动更远深空的活动。以上是大致的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是很遥远的,不会马上实现。

  我们首先要把更大推力的运载火箭搞出来,我们现在的运载能力不够。国家如果下决心推动深孔探测的话,一定要把运载能力搞上去,一定要把可载人的运载工具搞上去,这是基础条件。

  所以现在要回答中国人有没有能力开展进一步的深空活动,或者有没有把人送到月球上的问题,答案是: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我相信,经过10年或者更长时间的努力,以及中国航天人几十年的奋斗,我们有能力尽快拥有具备那种能力的运载火箭,为我们国家的更远深空探索提供技术支撑和保证。我坚信中国人是有能力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月球车将永留月球 总工:不怕被窃 没人上得去(图)
下一篇:中国院士驳转基因食品有风险:人吃猪肉难道会变猪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