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不是唯一一个排斥华为的国家,今年3月,澳大利亚政府取消了华为在其总额为380亿美元的“国家宽带网络”项目中的一切竞标权。据《澳洲日报》报道,澳大利亚安全情报机构指出,有证据证明华为与中国人民解放军存在联系,但该机构并未给出任何具体的证据。
差不多同期,华为与赛门铁克的合资公司华为-赛门铁克解体,华为为此支付后者5.3亿美元。据《纽约时报》当时的报道,电脑安全软件厂商赛门铁克之所以撤资,是害怕其与华为的合作关系会影响该公司从美国政府那里获得分类信息网络威胁项目的合约。当时赛门铁克没有对此报道回应,只是称该公司与华为组建合资企业的“目标已经达到”。
还是美国,早在2010年11月,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现任美国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就召见了电信运营商Sprint CEO丹•黑塞(Dan Hesse),劝说他取消与华为签署一份价值高达数十亿美元的合同。
骆家辉在事情过去一个月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的确与黑塞先生进行了深入的电话交谈,从国防到国会方面做了非常深刻的探讨。”后来,Sprint果然取消了与华为的合约,转而投向阿尔拉特朗讯、爱立信和三星电子的怀抱。至今,华为仍未打入美国的一线电信运营商,这注定在未来几年的美国电信设备市场,华为只能作壁上观。
当然,对华为来说,所谓的间谍活动是一个无需辩白的莫须有的指控。只要可疑的批评还存在,只要美国当局还有发起调查的政治动机,关于间谍的讨论就会一直会持续下去。
毫无疑问,中国政府的政策――不管是官方的还是非官方的,加剧了美国对华为的不信任。中国是一个对互联网内容有着严格审查机制的国家,在这里,Facebook和Twitter被禁止使用,网络监听更是常事。此外,还有许多电脑间谍和网络攻击活动由中国发起。譬如,谷歌就曾指责其Gmail电子邮件服务遭遇来自中国的网络攻击,称黑客试图监控其Gmail信息。但是,最为严重的还是:中国政府在华为问题上的含煳其辞。
“与世隔绝”的文化
华为最大的挑战,可能是遭遇间谍指控后随之而来的对政策和公共关系处理的无能为力,而任正非首当其冲。多年以来,任正非一直保持强烈的神秘性,从不接受采访,很少在公众场合讲话(华为此次也拒绝了CNET对任正非的采访要求)。任正非的低调表现与西方的高管们截然不同,后者总是不失时机地表现自我,经常放出购买夏威夷岛或向慈善机构捐赠几十亿美元的豪言壮语。任正非的过度低调与神秘为该公司面临的指控增加了澄清难度。
更深一步,华为公司的领导层,大多成长于一个刚从闭关自锁恢复过来的国度,这里的人们对公开的羞辱感到害怕,反应也比较迟钝。包括任正非、陈黎芳在内的华为高层从没有过需要对公众批评进行回击的经历,这种事情此前根本没有发生过。所以,当美国国会议员们指控华为可能是中国政府的“御用工具”时,该公司没有意识到这指控的严重性,也没认识到快速反应和回击的重要性。
在新世纪咖啡馆接受我们的采访时,陈黎芳也谈到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任正非年轻时加入中国人名解放军是因为那里有很多工程方面的岗位。毛泽东主席在建军之初就为部队安排了很多与军事本身关系不大的岗位。陈黎芳表示:“西方人很难理解中国那段引导任正非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和文化。”
华为给任正非打造的是一种霍雷肖•阿尔杰式的故事,而非一个具备军人背景的故事。1987年任正非以2500美元开始创业,为中国企业生产传统的公共电话交换机。他开创了一个摆脱对西方通信设备依赖的时代,符合中国政府的利益倾向。在接下来的20多年里,华为逐步将业务扩展到包括无线设备在内的其它更复杂的设备领域,并开始了国际化扩张的道路。
到1995年,华为的年收入已经达到15以人民币(约合2.36亿美元),业务收入大部分来自中国农村地区。当时,中国城市的业务大多被国有企业所控制,华为在城市市场没法与它们抗衡。
2012年上半年,华为销售收入达到161亿美元,在处境艰难的电信市场拿下5%的份额。
纵观华为的整个发展历程,任正非都对业务和战略都保持了高度的参与。据与华为有商务往来的某企业高管称:“华为在不断变化,但不变的是,任正非一直保持着对公司的高度控制。”
公众视线之外的任正非被认为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他掌控着华为的未来走向。他很会讲故事,在公司创办之初和后来的成长过程中,他的这些特质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任正非只讲普通话,在与外国公司高管或官员交流时需要配备翻译。
华为公司有三个副主席,他们每6个月会轮值担任公司CEO。陈黎芳将任正非描述成公司的“精神领袖”。不管是谁当值CEO,公司的重大决定和战略都要送交任正非审核。陈黎芳表示:“他仍有否决的权利。”
为了消除人们对任正非个人影响及中国政府对华为控制的担忧,该公司管理层已竭尽全力聘请了几位外籍人士加入公司高层。同时,华为也在华盛顿地区设有公共关系和政府关系团队。为了增强曝光度,华为在美国投放了大量的品牌广告,包括在奥运转播期间昂贵的黄金时段播出的品牌宣传片。华为此前公布了一个巧妙的视频,在时代广场吸引当地人和游客来参与拼读“Hua Wei”的发音。并且,华为还在加利福利亚圣克拉拉成立了Futurewei Technologies研发中心,目前该中心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展示了华为在中国之外的创新成果。
Ascend P1
在网络设备市场之外,华为也在拓展其它领域的业务。短短数年,华为已成为低价手机市场的主要玩家之一。该公司生产的廉价手机主要销往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当然,在美国极少数的预付费运营商店中,也能看见华为低价手机的身影。前不久,通过推出超薄、高分辨率显示屏的Ascend P1智能手机,华为开启了向高端手机市场拓展的步伐。华为高端智能手机Ascend P1
华为终端首席设计总监哈根•芬德勒(Hagen Fendler)称:“Ascend P1具有非凡的设计,它看起来比实际中更纤薄。这款手机将是华为实现高端手机战略的主要产品之一。” CNET评论员杰西卡•多尔科特(Jessica Dolcourt)给予Ascend P1 三星半的评价,认为它具备强大的配置和引人注目的设计,并且不因超纤薄设计而影响摄像头的成像质量。
芬德勒两年前加入华为开始组建设计团队,目前该团队成员已超过300人,在中国、斯德哥尔摩、伦敦、圣地亚哥等地设有办公室。华为在高端智能手机上不惜一切代价地投入,目标直指该市场的领导者苹果和三星。
芬德勒表示:“我们在中国拥有最大的设计团队。资源已经备齐。”
华为是一家以工程师文化为主导的公司,但芬德勒并不是工程师,他是一位典型的带有北欧风格的设计师:窄窄的长方形眼睛,搭配齐肩的棕色波浪形卷发。芬德勒在加入华为之前是德国VanBerlo Strategy + Design设计公司的CEO,此前他曾担任西门子产品概念设计主管。
在加入华为的早期,芬德勒也曾挣扎于该公司以工程为中心的文化及管理方式。他表示:“工业设计在中国还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工作之初,要说服公司领导理解设计的重要性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但是,芬德勒坚持不懈,通过“长时间的交谈,再交谈”去说服华为管理层相信设计的重要性。芬德勒称,他一直保持和华为高管们的沟通频率,包括与任正非的沟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