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没有一艘船比泰坦尼克号更久负盛名、更充满想象了,即使它只在大海中航行了不足5天,却不妨碍后世的人们用100年去填充有关它的各种秘密、证据与传说。1912年4月10日,泰坦尼克号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开始它的处女航,计划中的目的地为美国纽约。在此之前,它的名声早已如雷贯耳,它的巨大、先进、豪华以至于“永不沉没”,已经深入人心。然而,1912年4月14日,船上时间深夜11点40分,泰坦尼克号撞上了冰山;2小时40分钟后,船体断裂成两截,沉入海底,1517名乘客葬身冰冷的大西洋。这次事故成为非战争时期伤亡最为惨重的海难之一,同时也是最广为人知的海上事故。
正如最后一位离世的幸存者米尔维娜所言: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造成的冲击对于彼时的英国而言,不亚于2001年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影响。在那个年代,泰坦尼克号不仅仅是一艘船,殖民四海的帝国荣光、征服海洋的雄心壮志、奢华享乐的跨大洋旅行、新兴中产阶级对远方的想象,底层移民者对新生活的向往,都投射在这艘史无前例的邮轮之上。而漂浮在大西洋上的那座冰山,成了这一切的终结者。
泰坦尼克号沉没成为惊天大新闻,也成为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而1997年好莱坞导演卡梅隆耗巨资打造的电影则成功地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植入大多数人的泰坦尼克号印象。100年来,大西洋的洋流已多少次刷洗循环,沉睡海底的残骸也已通过探险家的镜头进入众人的视野,历史学家兴趣不减,公众也意犹未尽。如今电影的3D版卷土重来,当年那些劫后余生的亲历者们的故事,虽不像电影那般令人肝肠寸断,却有着另一种动人的传奇色彩。
伊莉莎白・格拉迪斯・迪安(Elizabeth Gladys Dean)有一个更广为人知的名字――米尔维娜(Millvina),她出生于1912年2月2日,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她才刚刚出生9周,是当时船上最年幼的乘客,最终也成为最后一位离世的幸存者。米尔维娜一家当时正居住在泰坦尼克号处女航的首发地南安普敦,而举家搭上泰坦尼克号的原因是她的父亲弗兰克想到美国堪萨斯开一间烟草店,以开始他们的新生活。船触冰山之后,弗兰克出舱稍作观察,便立即回到三等舱叫妻子为孩子们穿上衣服赶紧到甲板上。这可能是父亲与他们见的最后一面。此后米尔维娜和妈妈乔吉特・伊娃(Georgette Eva)、哥哥伯特伦(Bertram)被安排进10号救生船,成为统舱乘客中第一批逃出生天的幸运儿,而父亲却再也没能回来。
在返回英国的亚德里亚号(Adriatic)上,米尔维娜成为一个“奇观”,人们惊讶于这么小的婴儿居然能从这样一场世纪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头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排着队等着抱她、与她幸存的一家3口合影。1912年5月12日《每日镜报》上的文章写道:“她成了亚德里亚号上的宠儿,并引发了船上女乘客之间的激烈竞争,以至于工作人员不得不规定:头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每人抱她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8岁以前,米尔维娜自己并没有关于那场灾难的记忆。回到英国后,他们一家3口生活在母亲的外祖父的农场。她热爱阅读,尤其对探险记、历史书和浪漫爱情小说十分着迷,以至于她母亲的外祖父认为这种嗜书如命是一种病,需要接受治疗。而她的记忆力也同样令人称奇。
米尔维娜虽然终身未婚,但事实上并不缺乏男性伴侣。二战期间她在位于切辛顿的地形测量局当绘图师,后来又在南安普敦一家工程公司的采购部门工作。直至1985年,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被发现,米尔维娜才在一夜之间成为名人,各种会议、展览、纪录片、广播和电视节目争先邀请她。虽然她接受了乘坐玛丽皇后2号邮轮前往美国堪萨斯州的邀请,以完成她幼年时那趟不幸的旅程,但为避免过度悲伤还是拒绝出席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首映。而她的哥哥伯特伦死于 1992年4月14日,享年81岁,恰逢那场灾难发生80周年。
米尔维娜晚年搬进了一家私人养老院,为了应付3000英镑每个月的账单,她不得不变卖一些珍贵的纪念品。最终她以31150英镑的价格,拍卖了那个在沉船之际用来为她保暖的麻袋、泰坦尼克号救济基金寄给她妈妈的赔偿信、一只有着100年历史的箱子等物品。当他们一家随同获救的705名幸存者到达纽约时,这只箱子装满了纽约市民捐赠给他们一家的衣服。
紧随着这次拍卖,英国泰坦尼克号协会和贝尔法斯特泰坦尼克号协会联合发起了一个“保障米尔维娜晚年生活”的运动。在她逝世以后,向米尔维娜基金会捐款的人包括了凯特・温丝莱特和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这两个因电影《泰坦尼克号》而声名鹊起的好莱坞明星。
据这张肖像的拍摄者杰森・布林科勒(Jayson Brinkler)回忆,米尔维娜的可爱、热情与智慧让他印象深刻,这并不仅仅因为她是当时唯一在世的泰坦尼克号幸存者,她拥有活跃、坦率而又开放的个性,而且言谈中不乏幽默与哲思。(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米尔维娜认为: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造成的冲击对于彼时的英国而言,不亚于2001年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影响。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永不沉没,就像美国本土被认为固若金汤,这些都不过是人类无知的虚荣。
而杰森所使用的老式胶卷相机也勾起了老人的诸多回忆,没想到这张照片竟成为米尔维娜最后的肖像。
泰坦尼克“孤儿”(封面图):
米歇尔(Michel Marcel Navratil 1908-2001)
埃蒙德(Edmond Roger Navratil 1910-1953)
这对法国兄弟为当年泰坦尼克号故事增添了许多人情味。他们从被父亲化名准备移民美国,到成为“泰坦尼克孤儿”,再到与母亲团聚的传奇经历,在当年曾被广泛传播。
1907年,他们的父母在伦敦相遇结婚,父亲是斯洛伐克人,1902年移民到法国尼斯成为一名裁缝,母亲是意大利人。1908年米歇尔在尼斯出生,紧接着是他的弟弟埃蒙德。但很快,父母的生意陷入困境,而且父亲怀疑母亲有婚外情,婚姻也走到了尽头,离婚后两兄弟的监护权被判归母亲。1912年复活节,母亲同意两兄弟去往父亲处过周末,未曾想父亲却计划带上两个儿子移民到美国,父子3人在摩洛哥的蒙特卡洛短暂停留后,便前往英国,搭上了准备开往美国的泰坦尼克号。为了隐匿行踪,父亲自己化名为路易斯・霍夫曼,声称自己是鳏夫,而将两个儿子化名为Loto和Louis。
当船撞上冰山之后,父亲将他们兄弟俩送上了最后一艘成功起航的救生艇,尽管那时候年长的米歇尔也才不到4岁,但他努力地记住父亲临别前告诉他的:“我的孩子,妈妈一定会来接你们,告诉她,我现在仍然深爱着她,我原以为可以促使她会随后跟着我们一起前往美国,这样我们4个就可以在自由和平的新世界快乐生活”。
后来,兄弟俩被送上了赶来救援的卡帕西亚号(Carpathia)甲板。事后证实,他们也是这场灾难中仅有的两个没有监护人在身边却获救的孩子。由于两个孩子都太小了而且不会讲英语,他们只好被暂时称为“泰坦尼克孤儿”。讲法语的头等舱乘客玛格丽特・海斯把这两兄弟带回家里照顾,直到他们的母亲从报纸上看到兄弟俩的照片,1912年5月16日,母子3人在纽约重聚,随后乘船返回英国。
长大后的米歇尔回忆起这段经历:“我记得自己当时并不害怕,相反可能还有点兴奋。我们旁边一个美国银行家的女儿想方设法地要救自己的狗,没有人反对她。船上乘客的身份地位千差万别,我后来才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是二等舱乘客,那么获救的几率将渺小得多。”
米歇尔后来读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哲学教授,他一直坚称:在如此年幼的时候与死神擦身而过,并且失去了父亲的经历,对他的思维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
米歇尔的晚年都是在法国的蒙彼利埃度过的,2001年1月30日逝世,享年92岁,也是最后离世的男性幸存者。相比之下,他的弟弟埃德蒙则没有这么幸运,他一开始当过室内设计师、建筑师,二战期间参加了法国军队在战场上成为战俘,虽然最终设法逃脱,但健康已经恶化,1953年便离世,年仅43 岁。
泰坦尼克号的沉没造成的冲击对于彼时的英国而言,不亚于2001年9・11恐怖袭击对美国的影响。泰坦尼克号被认为永不沉没,就像美国本土被认为固若金汤,这些都不过是人类无知的虚荣。
――米尔维娜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