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振宁:不轻言丢弃 60年来,曾经多次想过回国(图) |
www.sinoca.com 2011-09-18 |
3 问
南方日报:市面上关于杨振宁传记有三、四个版本。是不是都是您授权的?如果是的话,为什么您同意让这么多不同的人来写您的传记?
杨振宁:江才健的传记和现在这一本杨建邺的传记跟我讲了,我同意了。杨建邺先生也讲过,他写第一本传记的时候给我写信,他写了不止一次,我觉得时机还没到。后来到2002年他自己觉得时机到了,他也没有跟我讲。
他阅读了很多的关于我的材料,我讲的话,或者是别人讲的关于我的话,他把这个里面重要的地方搜集起来。这次又过了很多年了,现在的新书有原来版本的三倍那么厚。他的书有两个特点,是江才健那本没有的,第一杨建邺是念物理的,对于一些名词和我做的事情,他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讲出来。还有一点,他把很多书面的材料放到这个书里面了。
而江才健是到美国去采访,因为我多半的同事、朋友都在美国,于是他就访问了很多人,我想他恐怕访问了有100个人,所以他那个书的特点,就是通过这些访问,把这些资料整理起来。写近代人的传记,我想杨建邺这个办法跟江才健这种办法都是找到好材料的一个办法。
4 问
南方日报:从科学史来看,现在和过去的学术氛围好像不太一样,50年、100年前大家做学术可能纯粹一点,现在很多人在说做学术更加功利,我们做科研更加讲究短平快,要出成效。在这样一种整体社会的环境下面,您觉得从事这一行的学生应该具备怎么样的素质?想给这样刚起步的年轻人一点什么样的建议?
杨振宁:我想每一个科学领域重点的方向,不管是大的方向,小的方向,每过30年就会有很大的变化,也可能是50年。我做研究生时候的问题跟今天的问题又完全不一样。所以这是第一点,科学每一个领域的前沿有很大的波动。今天比起30年以前,比起100年以前,是科学的应用、发展的机会,发展的可能要比以前增加了,这个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20世纪前五六十年的发展打开了很多的门,这个门里面种种的应用,军事上的应用,可以赚钱的应用,娱乐上的应用都是不得了。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激光,激光当初50年代的时候是个纯粹的学术上的问题,今天与激光有关系的工业一年是几百亿美金。在种种的方向上,尤其是医学,这个前途的发展是不可限量的。
对于一个搞科学的年轻人来讲,我想他要了解到现在应用发展的机会比较多这一点上。这些应用的发展常常是跨学科的,是好几个学科中间的结果,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都知道CT,CT是怎么发展出来的?是几个物理学家和医学家他们都想到了,传统的照X光的办法,加上有了计算机,就可以把它变成三维的照相,这个需要复杂的物理和计算的发展,他们把这个发展出来了,这个应用简直是无法估计的。这一类的,生物方面的,用了物理学和化学的方法,这个里面前途的应用是多得不得了的。
5 问
南方日报:您父亲也是留美博士回来的,1948年胡适离开北京的时候您父亲跟他坐同一班飞机,你的父亲到了上海之后就决定留在大陆,胡适先生去了台湾。1957年的时候,您父亲确实也是带着党和国家的任务,希望劝说您能够回到祖国,不知道当时您是什么样的想法?近50年之后,您全职回到了清华,是出于一个什么样的考虑和判断?
杨振宁:我和父亲1964年左右都在瑞士和香港见过很多次,他非常矛盾。他一方面是非常希望我回来,像我父亲他们那一辈的人,对于中国当时被外国人欺负,而中国落后、贫穷的状态,对于他们的灵魂有很大的影响。我父亲是受到这个影响跟我见面的。一方面他希望我回来,因为他觉得中国需要引进新的科技知识,我回来可以帮助一点。可是一方面他又看得很清楚,我回来了以后,我能够再做研究的条件就没有了。杨建邺的书里面还引了一段,这一段是我后来讲的话,我觉得讲得是很对的。1962年有一天在日内瓦我们吃完晚饭以后,我父亲就跟我讲,说现在中国做得怎么好,他说他自己小时候中国连一根针都不能做,现在中国可以大炼钢,从来文盲满地都是,现在小孩都可以上学了。从前怎么样,现在怎么样,讲着讲着,我妈妈在旁边就说,你不要光讲这些,我到街上去站了4个钟头买豆腐,还只买到一个歪歪倒倒的一块,有什么好?这个话一讲,我父亲大怒,我父亲说你专门给儿子错误的印象。我写到这一段的时候,我加了一句,我说我后来想想,我觉得他们两个人讲的话都有道理,而且我说,一个国家的诞生就和一个婴儿的诞生一样,不过要流更多的血,要有更多的痛苦。
我想那个时候我父亲跟我母亲在外国看见我,关于我要不要回来这件事情,在他们两位的身上,在我的身上所产生的感情的冲突是我无法描述清楚的。我并没有回来。这个当然有无数多的道理可以讲出来,我在那里的工作做得很好,杜致礼在美国,有3个孩子,他们基本上不怎么会讲中文。等到了1996年的时候孩子都长大了,我已经快要退休了,所以那个时候清华大学的校长、副校长来找我,希望我能回来帮清华搞一个研究中心,这个时候跟改革开放以前是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所以非常自然地我就答应了。
正在准备回来的时候,杜致礼得了癌症,折腾了好几年。那个时候我还记得我们家里经常讨论,回来还是留在美国。到2003年,杜致礼去世了,之后两个月我就搬回来了,这是我个人的经历。
我想中国过去几十年的经验,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很少有的经验,在这个经验里面悲欢离合,家庭里面感情上的冲突,事实上中国100多年复杂的历史,个人的、社会的、国家的,这个历史可以写几部传世的小说,我觉得这样的小说还没有写出来。不过这些问题,我想这是我个人一生里面非常重要而且非常敏感的问题,我没有办法完全讲清楚。希望我刚才这一段话,能够使得你们了解到,这不是我们当时没有考虑的问题。
6 问
南方日报:到目前为止,给您感受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是1957年获得诺贝尔奖,还是有其他的事情?
杨振宁:前沿的很多问题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搞研究的人要想真正做出来卓越的工作,需要对于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浓厚的兴趣。我一直是说你要做一个工作要有三部曲:第一步你要对这个问题发生浓厚的兴趣;第二步是要做一个长期的思考和努力,这个长期的努力常常是不成功的,甚至于是使得你自己非常沮丧的;第三步是100年以前有一个大数学家分析过,他说你做了很复杂的努力,不出结果,甚至于很沮丧的时候,你常常不可避免的休息一下子。他认为你休息的时候下意识地还在那里想,这个我想是心理学家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不知道他们现在的结论怎么样,不过我同意这种说法。就是说你做了很多的努力没有成功,于是你不可避免地沮丧了或者做别的事情了,其实如果你当初真是有很浓厚的兴趣的话,你的脑子并没有停止,你的脑子就在那里,在你不知道的时候想出来不同的组合,这个组合忽然对了,这就是一个顿悟,这个顿悟来的时候,你以后的门就打开了,我想这个是必要的。
我觉得杨建邺这个传记里面没有讲到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就是1949年很不开心,那时候我是做研究生,我已经见过几千个研究生的历史了,我知道至少做物理的研究生是他一生非常困难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多半的研究生就是停在兴趣和努力而没有做出结果的时候。在这个情形之下,幸运的,或者是有外来的因素,使得他有了顿悟,他就可能有成功。不过没有兴趣和努力,没有准备工作,是不可能有最终重要的成功的。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
|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