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外音
马上戴墨镜
李娜一长串的赞助商里,似乎没有墨镜的品牌。这是她团队的失策。李娜应该有一副墨镜。
李娜的无名之火,让几天前为她感到骄傲的我们感到诧异,一些继而变得生气,一些甚至变得愤怒:凭什么看你的臭脸?!不就是一个打球的……
这话有些难听了。
但是,我们的确弄不明白,为何一回武汉,身高1.73米的李娜,脸就超过了1.70米,尤其是对自己的恩师。
我们不明白,“花粉过敏”的李娜为何在澳网决赛进场时不让姜山捧着鲜花进场?难道是对中国的花粉过敏?
我们还不明白,湖北省政府到底是给了她80万元奖金还是80万元的债务?
当这么多“不明白”聚在一起,她又不能回答“为什么”时,或者她不想回答“为什么”时,应该戴上一副墨镜。
墨黑的镜片后面,李娜还能轻松射出时速超过200公里的凶光。
在公众场合保持应有的风度与礼貌,可不是举国体制培养下的运动员与市场体制培养出的运动员之根本区别。这一点,可不能混淆。
李娜,请你戴上墨镜,这是在替你着想,因为你在场上的出色表现毕竟让我们感到自豪。如果哪天,我们(可能还包括赞助商们)都戴上有色眼镜看你,这日子可就……
高兴
各方声音
■ 发奖金太没规矩
2011年李娜获法网冠军后,湖北省和武汉市都给她发了奖金,当时省里给了60万,这一次涨到80万。居民收入、上班族工资都没跑过GDP的背景下,师出无名的政府奖金呈火箭速度增长,像是个冷笑话。
政府支配税款的权力应依法行使,至少是不能太随意,还应看民意的脸色。上一次奖励李娜时,已经引起嘘声一片,如果政府官员一拍脑门,说奖励谁就奖励谁,花钱太没规矩,不怕老百姓说“崽卖爷田不心疼”?民意在官员心中又是个什么位置?
(摘自1月28日《人民网观点频道》)
■ 别把李娜当雷锋
李娜当年夺得法网冠军,就像公司IPO上市,虽然第一步成功了,但接下去,还得干下去。李娜关注的,还是网球能打多久,能打多好,再实际点,就是能拿多少奖金。所以,经济效益肯定是她关注的重点,当然也不是说她一点不关注社会效益。
这种偏差在于,我们对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过于苛求了:把她当雷锋(当然,这话有点绝对了,但意思不错),把她当学习的楷模来看待了,娜的确该好好注意自己的言行了。
问题是,她这种性格能否成为这样的人,甚至,我们现在是不是一定需要这样的人?
当你对她没有那么高的要求时,也许,她会比现在更讨人喜欢——尤其是讨现在那些不喜欢她的人的喜欢。
(摘自1月24日《东方体育日报》)
■ 她不是“反举”符号
李娜的成功成了很多反对者的扩音器,最典型的莫过反举国体制之声。每当娜姐取得些许进步,总有人会及时出现,反复强调运动员为个人奋斗而非代表某个群族,在讴歌职业化的同时,不忘鞭挞专业体制的落后,这似乎是一种“政治正确”的表态与站队。但很遗憾,他们不明白(或者有意忽略)一个事实:李娜今天之成功,恰是建立在举国体制之上。
(摘自1月29日《东方体育日报》)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