篾匠
最难忘的是跟外婆逢场到街上卖竹扇换烧饼吃
以前农村里几乎家家户户长辈都会一点篾匠的活,估计7、80岁以上的老人还会,60岁以下的人都不会这些老工艺了。篾匠一般是将砍回来的整根竹子弄成许多薄薄的篾,然后编成各种各样的“篾”指劈成条的竹片,篾匠的基本功就是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弄成各种各样家庭用的工具。常用的有:
扁担(挑东西用的)、凉席(夏天床上用的)、垫席(晒粮食用的)、提篮(装小物品用的)、筲箕(装菜用的)、撮箕(挑土用的)、箩筐(装粮食用的)、背篓(背东西用的)、筛子(去杂物用的)、簸箕(晒豆豆、去灰尘用的)、扇子(夏天扇风用的)等等。
纳鞋底
最难忘记的是妈妈纳的千层底.....
泛指手工纳制的布鞋鞋底。中国最早的千层底布鞋始于3000多年前的周代,到清代进入了全盛时期,造就出驰名中外的“千层底”。不过,北京老布鞋还是蛮有名的,传承着这一数千年的中国传统工艺。
木匠
以前可是一个高大上的技术活
木匠亦称“木工”。在制造家具零件、门窗框架,或其他木制品过程中用手工工具或机器工具进行操作的人。木匠的祖师爷是春秋时期的鲁班。他不仅能建木匠筑“宫榭”,而且在征战频繁的年代,曾造“云梯”、“勾强”等攻城、舟站的器械。相传他创造了“机关备具”的“木马车”;发明曲尺、墨斗等多种木制工具;还发明磨子、碾子等,他的确是少有的勤劳、机巧的匠工,受到社会普遍的赞扬,称他是“机械之圣”。对后世影响很大,几千年来,一直被奉为木工、石工、泥瓦匠等工艺部门共同祖师,称他为“鲁班爷”。
老裁缝
制作或拆改衣服
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成衣人曰裁缝……盖本为裁翦缝缀之事,后遂以名其人。”旧时缝制服装,大多是个体独自将量体、裁剪、缝纫、熨烫、试样等各项工序,一人完成,即俗称“一手落”。对这以些缝制衣服为职业的人也称为“裁缝”。由于缝制服装的品种不同,又有中式裁缝、西式裁缝、本帮裁缝等区分。
铁匠
“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千锤百炼人”是旧时铁匠师傅的真实写照。
一张铁砧,几杆铁锤,几把夹剪,风箱、火炉是打铁人的基本家当,将锻打的铁块,烧红放在铁砧上,大锤、小锤轮番对打,一件件锨、耙、镰、犁、铲、刀、叉、钉等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工具、用具便打造出来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