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并非疾病的专利。在中国,口罩走过了多元化的历程。60年代后期的中国,正经历一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口罩和军用棉大衣成为年轻人的标配。防寒之外,还流行把口罩展平了挂在胸前,是当时单调服装上少有的装饰物,成为冬季街头的“时尚”。图为1967年中国街头的士兵。Getty Images
文革时期,是气候上的“冬天”,也是政治上的“冬天”。除了时尚,把脸掩藏在严实的大口罩里也给人传达一种严肃、神秘的氛围。口罩兼具了防寒、时尚、唬人的功能。图为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北京街头戴口罩的青年。Getty Images
“口罩时尚”的风气大概流行到1978年就慢慢减退。随着全球变暖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口罩防寒功能逐渐消退;同时经济复苏和工业发展,空气污染也随之而来。2002年3月20日,北京严重沙尘天气,天空变成土红色,天安门游客戴着厚厚的纱布口罩防尘。李楠/CFP
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风暴席卷中国。对病毒的手足无措,让人们陷入恐慌,人们争相抢购,口罩一度脱销。口罩的使用和普及达到新高潮,一些不法分子甚至趁机炮制出用黑心棉、下脚料制成的“防非典口罩”,销路大好。图为一家药店前民众抢购口罩。傅拥军/CFP
直到今天,外科口罩对预防感染呼吸道疾病的效果仍存有争议。而彼时的中国人就这样躲在大白口罩后度过了一年。“乱吃药戴口罩,皱着眉头不会笑”,成了“非典”时期人们状态的最真实写照。图为隔着口罩亲吻拍婚纱照的新人。REUTERS
口罩佩戴的日常化,像衣服一样,爱美的人们也讲究起样式来了,格纹、迷彩、卡通图案,形成街头的口罩“美学”,在满大街白色医用口罩营造的恐慌气氛中颇为亮眼和跳跃。吴万生/CFP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