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告诉北青报记者,2004年以后,李克伟家房产所处的地块,已变成国有土地,如果你认为国有土地上的附属物是你的,必须要有“林权证”,个人协议是不被承认的。
发生争议后,警方曾前往制止。开发商称,他们拿下的是国有土地,应该是“净地”,依法可以施工,李家没有“林权证”,警方如果制止,他们会提起行政复议。
至于罗圈涧村的拆迁分房是否存在问题,工作人员没有直接答复,但明确说,2002年的方案只是一个宣传,说明罗圈涧村与华泰开发商签订了开发协议。2006年,经过罗圈涧村村民代表和党员开会表决,通过了拆迁补偿方案。村里大大小小的事都要通过这种形式进行表决,谁分了多少房都由村民委员会和党员会举手表决通过的,全程都有会议记录。当记者提出看看这份方案时,被婉言谢绝了。
说到养老保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土地没有了,养老医疗是没有问题的。无论青岛的农民有没有地,都有养老保险。青岛市很早就做这件事了,跟有房无房没有关系。
当地媒体报道,从2005年12月开始,青岛市郊区39万余被征地农民,统一实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008年青岛市又实行即征即保,全面解决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
前景
代理书记周帅告诉记者,社区只能给李克伟两套房,这是村里居民代表和党员通过的补偿方案。李克伟的两套楼房已经盖好,一直给他留着。
据了解,李克伟家是罗圈涧村最后一户未签订拆迁协议的村民。
说到没能达成协议的原因,2013年12月31日,夏庄街道办事处提供给记者的一份简短的“情况说明”中称,罗圈社区和华泰多次与李克伟协商,因其提出的赔偿要求过高,始终未达成协议。
罗圈涧社区代理书记周帅告诉记者,社区只能给李克伟两套房,不可能改变,这是村里居民代表和党员通过的拆迁安置补偿方案。全村村民都按这个方案办,他肯定要一碗水端平。他说李克伟的两套楼房已经盖好,一直给他留着。
周帅介绍说,原来罗圈涧社区还留有八九户村民的问题。其中四处因为跟社区签过协议,华泰申请法院执行了。还有几户跟社区没签协议,华泰做工作,都分别签了。他说,李克伟现在要先跟开发商谈好条件,再跟社区签协议,开发商答应的条件由开发商办。
李克伟认为,他家原来的房子面积大,旧村改造能分到的房子应该比现在多。他觉得应分到四套左右。
李克伟的依据是他手里的一份“土地房产所有证(存根)”,下方盖有“青岛市李沧区城乡建设档案馆”的红色印章。“所有证”还是竖排的,抬头写有“山东省土地房产所有证第二联(市存)”的字样。“所有证”的“户主”一项填写的人名是“李振沐”,地址是“青岛市楼山区罗圈涧”。“所有证”上填写的日期是1952年2月1日。
李克伟说,李振沐是他爷爷。“所有证”上的房产就是现在成了“钉子户”的这处农家院。到了1984年,这个“所有证”换成了一个集体房产证,房子落在了他父亲李德信的名下。李克伟母亲回忆说,在罗圈涧旧村改造之前,这个集体房产证被收走了,说是换新的,还交了10元钱,但一直没有再发给他们。
李克伟介绍说,2007年他曾找有关部门索要他们家的房产证,未果。于是他就找到档案馆,取得了这份1952年的“所有证”。
夏庄街道的工作人员明确告知记者,罗圈涧村是不承认这个事情的,不承认面积大的老房契,也不承认1984年更换了的房产证。至于不承认的理由,他没有说明,只说不承认也有不承认的原因。
罗圈涧历时11年的旧村改造形成的所谓“钉子户”,何去何从引人关注。
夏庄街道提供的“情况说明”上写道,经多次协商无果后,华泰为此“专门申请规划部门调整了规划方案,将楼房选址避开了李克伟的民房,目前基础全部开挖,待工程建至正负零,将恢复李克伟门前出行道路”。
街道工作人员解释说,原来是要拆掉这处房子的。现在调整规划后,待工程完工,李克伟家的这处农家院会保留在原地,恢复道路。至于什么时候能恢复,工作人员没有答复。同时,街道工作员还告诉记者说,已跟李克伟约好,周帅书记、李克伟和华泰三方将再次商谈,目的是希望李克伟接受他们的方案。
“情况说明”里称,这个方案是,罗圈涧社区按照两套安置楼予以安置,华泰再给予一套约90平方米的楼房,外加20万元补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