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上海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留法海归与企业面对面”的招聘会,包括17家法资企业在内的21家企业设摊募才,共推出87个职位,引来500多名“海归”到场应聘。
“这几个月是‘海归’分批毕业高峰期,我身边不少同学都回来了,就业形势严峻看来是不可避免的。”已回国两个多月的方念觉得自己不是“海归”是“海藻(还找)”,澳大利亚留学6年,获得硕士学位后想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找份工作却一点都不容易,两个月内投了几十份简历,接到的面试也只有六次,目前只拿到了一家名气不大的咨询公司媒体公关的职位。
数据显示,2005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籍学生希望留美工作的比例高达89.4%;近年来,由于出国留学人数激增,加上国外经济状况不佳及签证政策收紧等因素,2011年,这一比例已降低到82%;2012年,中国留学人数总数为39.96万人,各类出国留学归国人员总数为27.29万人,也就是说有七成留学人员回国发展,形成了“史上最大回国潮”。与此同时,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99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而另一方面,受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对外贸易增速回落等因素影响, 国内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下降了15%,这也使得无论是“海归”还是国内大学生都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
留学花了100万,找个工作三四千,值吗?
近日,一则消息引起了方念的注意:24岁的“海归”孙延宇通过网络求职,找到东莞一份号称一入职月薪就可以有四五千的“工作”。到东莞后他才发现这是一个传销组织。因为拒绝加入,孙延宇被传销人员群殴至死。
“虽然这只是极端事件,但看来拥有海外学历的‘金字招牌时代’真的终结了。”方念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出国前考各种考试、各种语言突击班,来回机票等各项杂费合计为3万元左右,出国之后学费、住宿费等生活费每年20几万。当然,打工贴补了点。但总体算下来,本科加上研究生一共也花了100万。
对于方念来说,现在拿到的这个OFFER有点“鸡肋”,干吧,专业不对口不说,工资不高,上升空间也有限;不干,就还是个“海待”。“我上了这几年学,都算下来花了有100万,如果拿着一个月三四千块钱的工资,即使不吃不喝不租房也不买房,都得20年才能勉强把留学的钱赚回来。”方念很矛盾,他说,每次面试都发现在排队的人中,好多都有海外留学经验。
“在国外留了学,以为已经镀了一层金,没想到回来找工作还是那么费劲,更不用说多挣钱了。出国这几年家里给我拿的钱,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挣回来。”方念有些气馁,“这学留得有些不值。” 与方念相比,她的学姐苏莉雯就比较幸运了,回国后,她在国内一家营销机构从事海外市场推广工作工作。苏莉雯说,与其他毕业一年还没有就业的同学相比,她现在无论从工作前景还是收入水平来讲都算好的了,“我原来的求职目标是进入大国企或者银行,但今年的形势让我不得不调整了方向。今年许多银行和企业缩减了招聘计划,连博士想进去都难,更别说我这硕士了,只能牺牲此前所学的专业,重新开始。”能找到现在的工作,苏莉雯已经知足了,不过,专业知识无用武之地,这也成为这些海归跨行就业后的遗憾。
一般情况下,“海归”常倾向于选择可同时发挥其专业特长和语言优势的职位,但职位要求通常与这种预期存在落差,这也促使不少海归求职时根据现实情况调整求职预期和就业方向。
“很多同学因为想在国外工作、签证等原因留不下,想回国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犹犹豫豫地呆在国外,成了‘海泡’。”苏莉雯告诉记者。
记者在互联网上发现了这样一组名称:留学人员回国受重用者叫“海鲜”;“海归”中的明星叫“海星”;不断找工作的叫“海藻”;扎根海外且有一定基础的的叫“海根”;拿不定主意,在留学地和国内之间左右不定的叫“海泡”;学术背景不高、找工作很难的叫“海草”。
一项调查显示,“海归”回国后的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年薪不足4万元,6 7. 2%年薪不足6万元。这与动辄数十万元的留学成本相比,投入产出极度失衡。
多重因素导致海归“失业”
2008 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海啸,随后,欧洲部分国家爆发了主权债务危机。自此以后,欧美许多发达国家出现经济衰退,企业裁员、新增就业岗位锐减,让本已紧张的欧美就业市场雪上加霜,外国留学生更是“一职难求”。从那时起,“回国”就成了许多海归的共同选择。
一位已入法籍的“海归”给记者讲述了她的故事,前几年她和丈夫留学结束后就留在法国开了一家餐馆,后来有了孩子,生活还算舒适安逸。但是从金融危机开始,他们餐馆的生意就变得不景气,今年更是每天只有30-40个客人,基本维持不下去了,于是她们决定卖掉餐馆,先回到中国。
“我和我丈夫希望回国寻找从事中法贸易的机会,但是进展得并不顺利。”她告诉新华网记者。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