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之相应的是,城区内自然、半自然水域面积急剧减校
张春光在书中记述了北京的断流情况:大清河水系,大石河水系中上游常年断流,下游部分河段枯水季水量不足;永定河水系,1995年后三家店以下地区断流;北运河水系,大兴 、通州诸多渠道断流,只有温榆河保持常年流水;潮白河水系,潮白河顺义段1999至2008年常年断流;蓟运河水系,金海湖入库及出库河段均常年断流。
根据研究人员多年的调查,北京地区目前可以采集到41种鱼类,与原有记录相比减少了33种。
一些北京地区特有、重要的鱼类物种,就此不见踪影。
尖头高原鳅是鱼类学家黄振寿和张春霖在1931年永定河水系山区河段三家店一带发现的新品种。学界对于这种个体较小的鳅类,了解甚少。三家店是其唯一物种发现地。
“曾经野采了几十次,从来没有见过。”张春光一脸遗憾,“但并不能断言它灭绝了,也许还藏在某个石缝里呢。”现在,要看到那条北京特有的鱼,只能到标本馆中,可因时日 已长,已经“烂得差不多了”。
在北京仅分布于拒马河十渡河段的东方薄鳅和黄线薄鳅,也已经多年未曾采集到。这些北京的珍贵鱼种,还没来得及被系统研究,就销声匿迹了。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原生鱼摄影爱好者罗浩。为了能拍到一些难得一见的野生鱼类,他常常要从城里驱车来到远郊,在人烟稀少的荒山野岭寻找拍摄地点。他常跟南方的鱼友自嘲 :“你们都是出门就野采,我们都是离家一百公里以外—家门口没啥好东西了。”
当他把一些精心拍摄的照片放到微博上时,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提问:“这鱼还挺漂亮,好吃么?”
“水死了”
“水没了,鱼怎么活下去?很简单的道理。”张春光解释道。
为了保住城市的地表水不渗入地下,河道治理主要采取渠化、水泥化的方式,先抽干水在清淤,随后铺上防渗膜,将河底硬化,再把水放进去。
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河道原有水生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单一化。
“活水变成死水了。”赵振刚告诉《中国周刊》记者。他是个原生鱼爱好者,土生土长的北京人,小时候家住后海附近的白米斜街。
童年的记忆中有两件难忘的事儿:亲眼看见有人从后海摸到超大的河蚌;一个玩伴在里面扎猛子的时候,被河底的水草缠住,差点没救上来。那时候的后海里,随意下一抄子就捞 到“比水族市场的热带鱼还漂亮”的野生鱼。
他随口就能说出一大串名字。
圆尾斗鱼,雄鱼繁殖期尾部和鱼鳍布满蓝宝石般的亮点,在水面吐泡沫做巢。两条雄鱼碰面,会拼命展开身体,显摆色彩,随后打个你死我活。这种耐低氧的迷腮鱼,被公认为北 方地区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
子陵吻虾虎和波氏吻虾虎会猛然张开大嘴,夸耀腮部的特有的纹路,将入侵领地的同类驱逐出领地。
此外,他还见过大鳍、彩石、兴凯等好几种色彩各异的鳑、鲏、类,眼睛泛蓝光的中华青鳉,具有金属光泽的中华多刺鱼以及数不清的麦穗鱼和虾类。
后来,后海进开始了清淤铺砖的治理工程。这些“皮实(生命力顽强)”的小型鱼类数量和种类,都渐渐减少了。只有麦穗这类适应性强的鱼类,还能经常出现了。
赵振刚分析道:“凡事都有两面性。经过上游多少年积攒下来的淤泥没了,河蚌减少,鳑鲏和无处产卵,同样的道理,水草减少,圆尾斗鱼的泡沫巢也无法在水面固定祝”
这种结果不仅体现在鱼类身上。
“我小的时候,三环还没修完,二环边的护城河里,蛙声一片。”赵振刚的一个朋友是北京动物园两栖动物馆的工作人员。据他介绍,那时候二环内能看到的花背蟾蜍如今六环内 都难见踪影了。包括黑斑蛙、中华蟾蜍等曾在北京广有分布的蛙类城区内的数量也日益减少—“一年清几次淤,河岸也糊上水泥了,它们躲哪去?”
远离城区的郊区河流也未能幸免。
中华多刺鱼俗称“刺儿鱼”,连鸭子都不爱吃它。北京地区是其在东亚大陆的最南分布,曾广泛分布于怀柔的西四渡河。河道治理后,这种栖息在沉水植物、石头间隙中,有着叼 细叶水生植物茎叶筑巢护卵行为的小鱼,失去了适宜的生存环境。根据张春光近年来的调查,该流域的中华多刺鱼已经只有零星分布。
因为农村生活灌溉取水及农家院生意的火爆,一些山区河段都设置了橡胶坝、翻版闸、分水闸等小型截流设施。通过村庄的河道,基本安插了网箱之类的水产区域。
养殖用水和生活废水往往直接排入河道。旅游旺季,一些郊区河段河水呈茶褐色,山区溪流的好氧性鱼类,很难生存下去。
张春光调查的过程中,经常发现诸如已被列为北京二级水生野生保护动物的宽鳍鱲、马口等,被捕捞后裹上面炸了,做成农家院招牌菜,名曰“小杂鱼”。
电鱼、炸鱼和“绝户网(网眼极小,将大鱼小鱼一网打尽的渔网)”等捕捞方式普遍存在。据研究人员调查,全市每年垂钓人次达到700万以上,远郊区占60%以上。
而河道长期出于静水或缓流状态,阻碍重重,同样导致一部分野生鱼类的减少。
多鳞白甲鱼分布在房山十渡的拒马河水域。每年冬天,这种暖水性鱼类要钻到当地通河的鱼古洞越冬。第二年谷雨前后的雷雨天气中,集体出洞游入河流繁殖。
“本来洞和拒马河是连通的,鱼可以自由进出,现在因为人工养殖,洞口建了很多鱼池网箱,相当于在多鳞白甲鱼前立起了一道墙。这条道堵死了,它还能存活么?”
就连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因为野生环境下,它们产漂流性卵,鱼卵要经过一段很长的、有流速和水温变化的河道,才能孵化出鱼苗。而目前北京的河道已经 不具备供它们自然繁殖的条件。
“北京的野生种已经消失了。咱们吃的,都是引入种。”他说道。
1937年6月采集于北京丰台大红门的中华多刺鱼标本。此鱼种在2000年前在北京仍多有分布,目前已很少见到。摄影 商华鸽
尴尬的抢救
近年来,因为一些野生鱼类出众的外形体色,国内兴起了原生鱼类野外采集、家庭饲养繁殖和观赏的潮流。
赵振刚现在是原生鱼类论坛“两江中国原生(以下简称两江)”北京地区的联络员。这个已经有十年之久的公益性网站,曾发布一个几百字的“野外采集自律公约”,在全国各大 鱼类论坛引发热议。
公约倡议鱼友们在野采过程中,“不以赢利为目的”、“不采捕受保护濒危鱼类、幼鱼和繁殖期成鱼”、“拒绝具有危害性的采捕形式”、“不公开野外采集地信息”、“原产地 采集,原产地放生”。
“理性的野采,繁育出一定规模数量,再放归原生地,可以让当地的原生种群数量提高,而不至于面临灭绝之灾。”两江的创始人张志刚,告诉《中国周刊》记者。
然而,这在北京却难有实质性效果。
“好不容易救下一拨鱼,却找不到再适合放生的水体了。”赵振刚无奈地解释道。
数不清的悲剧,让他痛心不已。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