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村小学:许老师与十四个学生(前排)合影。
鲟鱼小学:教室里只有一张讲桌和一张课桌。
在黄山市黄村小学,唯一的一名老师要教两个年级14名学生,而在桐城市鲟鱼学校,11名老师却“围”着仅有的一名学生打转。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一些“空心学校”的出现不可避免。一边是农村师资薄弱,一边却又有教师力量的闲置,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何在?近日江淮晨报记者赴两地学校探访,试图寻找答案。
黄村小学:1名老师,14名学生
“‘帅’最大,能吃除‘卒’以外的棋子;‘士’第二大,可以吃除‘帅’以外的棋子。”每天课余,休宁县黄村小学的孩子们最喜欢玩老师改编的象棋版“斗兽棋”。由于条件所限,这所百年小学如今唯一的老师只能变着法地丰富14名学生的课间生活。
男老师和他的14个“孩子”
“齐桓公的‘桓’字怎么写?写完了就对照下看看对不对。”4月17日早上8点左右,许乐平刚放好电瓶车,就进了教室批改作业。教室里,早读的学生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学校名字叫黄村小学,是休宁县唯一一座还在使用的百年小学。去年9月在这里任教后,许乐平每天都6点40分准时从20多公里外的家出发,颠簸一小时后到达学校。这所学校如今还留存有两个年级,共14名学生。“二年级只有两个孩子。”许乐平说,这里的孩子最小的只有4岁,大的也只有七八岁。
在这里,学生都是上“大课”,也就是许乐平口中的“复式教学”,上午下午各三节,每节50分钟。“就是所有的年级都在一个教室上课。”许乐平说,他给二年级上课的时候,就让一年级的学生写作业,反之也是,“以前没这么教过,现在也只能自己摸索。”
中午时分,孩子们都回家吃饭了。许乐平一个人在学校里打开电饭锅,加水烧开后煮点面条吃。没有菜,他自己就浇点盐或者酱油、味精等调料凑合。
16点20分左右,学校放学。推出自己的电瓶车,许乐平匆匆驶回20多公里外的家。这样的生活,他已坚持了半年多。
一次来学校路上,他推车走了十几里
作为一个千年古村,黄村虽然出名,但因位置偏僻,许多年轻老师都不愿意来任教。住在学校对面的村民刘女士说,之前是一对夫妻在学校里,“男的教书,女的照顾孩子,但两人不怎么上心,有家长还到学校和他们吵过架。”
去年9月1日,本是开学的日子,但黄村小学却面临着没有老师的尴尬。直到9月10日,许乐平来到了村里,“之前我在住的镇子上教书,领导问谁愿意去下面支教一年,考虑了下我就来了。”
课间活动时,大小孩子都凑在许乐平身边,甚至会将脚下的足球踢给他一块玩。孩子们不会理解老师为来这里教书付出的艰辛。单程20多公里的路,许乐平在半年的时间里出过不少状况。“一次回家时充电的线损坏了没发现,结果一晚上车子没充进去电。”那天车在半路上没电,许乐平推车走了十几里地。
那天,直到上午9点多,许乐平才赶到学校,这是他唯一一次迟到,“我只能打电话给学校边的店主,让他告诉孩子们先自习。”
百年老校的生源危机
记者查阅资料得知,黄村小学建于1910年。小学建筑独特,属民国时代风格,虽小却相当紧凑。进入大门,迎头可看到书有“勤谨”两字的牌匾,这也是学校一直以来的校训。
村里已有60多岁的文书介绍说,最开始学校只是个私塾,只接受黄姓子弟,后来逐渐有外姓人也进来读书。文书回忆说,早在自己上学时,小学里有一百多名学生,“刚解放时农村学校比较少,黄村小学当时名气很大,周边村子的小孩都来我们这上学。”
后来随着生源的减少,黄村小学逐渐衰落。“学生少了,前几年小学又撤掉了三年级以上的班级。”一位村民说,村里的孩子上完一二年级后就要到3里外的芳干小学读书。
4月17日早上7点多,刘女士的爱人骑着摩托车载着自己的孩子去芳干小学。“我的小孩一二年级都是在芳干小学上的。”由于家离黄村小学就几步路,刘女士说自己的孩子上课时总是往家跑,没办法她才把孩子送到芳干小学。
而其他村民大多都是让孩子在黄村读完一二年级后再去芳干读书。即使这样,只有800多人口的黄村也没有充足的生源。“下一届适龄的上学儿童不超过五六个,生源少了,老师也就没了。”许乐平说。
偏远地方师资力量匮乏
商山镇洪里中心学校一位负责人介绍说,该中心学校辖区共有芳干、瑶溪两所完小和八个教学点。两所完小设置有一到六年级,学生大概也就六七十人,配备五六名教师。而包括黄村小学在内的8个教学点,除了一处教学点有两名老师和三十多名学生外,其余的都是一名老师带十几名学生。“因为生源少,许多学校被撤并,只在比较偏的地方保留了一些教学点。”
在距离黄村3里外的芳干小学,这里的老师说学校共有6名教师和70多名学生。课程上除了语文数学外,还有“科学”等;另外高年级还开设英语。除了文化课,这里还有体育、课间操等。
黄村村民刘女士说,自己的孩子去芳干由爱人骑车带,但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则是自己走过去。“像一些偏的村民组,走到村子要三四里路,再走到芳干又要三里多路,整个路程要花费两个小时,孩子们五点多就要起床。”
不少受访村民都表示,希望能改变孩子上学难的现状,但眼下却也想不出好的办法。许多想改变现状的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孩子也一并被带出去,他们认为在城里孩子会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洪里中心学校一负责人说,相对于城区或城郊的学校而言,农村的老师数量非常短缺。“偏远的教学点因为生活不便,许多年轻老师不愿意去。”
在黄村小学任教的许乐平属于“支教”性质,是教育部门从城镇的教师队伍里挑选出来后派遣过去。在黄村小学任教满一年后,许乐平将离开这里。
在被问到是否会加强偏远教学点的师资力量时,洪里中心学校负责人及休宁县教育局人员均称不太现实。一方面是条件艰苦,年轻老师不愿意去;另一方面生源的不断减少也不需要多配备老师,否则势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
教育局人员表示,面对目前农村教师缺乏的现状,该部门也正在着手进行新一轮的教师招聘,“分配地区主要是以农村为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