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转型”梦碎
两兄弟的转型未果,浇灭了烂尾楼里迸发出种种的“生意念头”,两台小货车长时间闲置在烂尾楼里,似乎在警示着这里的拾荒者,不要再有其他“非分之想”。
2008 年下半年,废品的回收价格大幅下降,2.2元/斤的布碎,只能卖到七八毛钱,最好的布碎也只能卖到一块钱;废铁从一块五降到七八毛钱。吴家两兄弟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小孩到了上学的年龄,一年一万多的学费,是两兄弟家中最大的开支,为了给子女凑足学费,两兄弟开始盘算着另谋出路。
三年前,在得知汽车下乡补贴优惠政策后,吴冠成、吴冠豪兄弟两各自在老家买了一辆小货车,开了一天一夜才到中山,为了给孩子们凑足学费,除了收垃圾,兄弟两还卖起了水果。“如今经济不景气,水果生意也难做,从中秋到现在,只卖过两车甘蔗和一车西瓜,一车水果要卖三四天,能赚个三四百块钱,比收垃圾要强一些”,弟弟吴冠成说,卖水果有风险,不时遭城管驱赶,卖不掉的水果只能是眼巴巴看着烂掉,或是低价处理掉,上一车甘蔗卖到一块钱一根才勉强卖完。吴冠豪在上月底进了一车西瓜,不想遇到阴雨天,三千多斤西瓜只卖掉了一千斤,烂掉一千斤,剩下的一千斤堆在车里眼看着就要全部烂掉,也只能干着急,“三元一个、五元两个都卖不动,这一车西瓜得亏掉千把块钱,全家人一个月的生活费”,吴冠豪满是无奈,他起早贪黑卖水果补贴家用,不想倒赔了一千多块。
1981年出生的吴冠成,有着超乎同龄人吃苦耐劳的能力,为了压缩进货成本,他和老婆林英开车到江门礼东、礼乐甘蔗地里砍甘蔗。自己去地里砍,每斤能比水果批发市场便宜几毛钱,除去路上的开销,一车甘蔗的进货价能少几百块。为了省这几百块,夫妻两吃了不少苦头,闷热的甘蔗地里,林英累得反胃,一捆捆甘蔗要从地里拖到车上,两条胳膊快要被扯得脱臼,回到家里连杯水都端不稳;吴冠成的手臂被锋利的甘蔗叶划开横七竖八的口子,半个多月过去了,手臂上的伤口还在结痂。
两兄弟的转型未果,浇灭了烂尾楼里迸发出种种的“生意念头”,两台小货车长时间闲置在烂尾楼里,似乎在警示着这里的拾荒者,不要再有其他“非分之想”。吴冠成还记得,刚买车那年,水果生意还不错,每到下班时间,开着小货车到沙溪一家服装厂门口卖水果,当年这家服装厂有五六千员工,一天下来也能有个百来块的收入,烂尾楼里其他拾荒者们也心动了,毕竟拾荒算不上是一份正经工作,辛苦不说,说出去也不体面,加之近年来废品的回收价格持续走低,不少人开始盘算着买车卖水果,正当大伙踌躇满志时,两兄弟的水果生意受经济环境的影响一落千丈,工厂减产、外来工流失,先前五六千号员工的服装厂,裁员后只剩一千多人,一天下来能卖掉几十块钱的水果已算不错了,水果积压下来成为众邻居的福利,不时有人来蹭几节甘蔗、快要或是已经烂掉的苹果、西瓜,再也没人提起买车卖水果的打算。
生活困顿萌生去意
来中山这么多年,他们没下过一次馆子,不知道粤菜是什么滋味;他们会时常安慰自己,城市不能没有拾荒者,否则整座城市都会被垃圾覆盖,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并未感谢他们,更多的是冷眼相待或是嗤之以鼻。
每天晚上,吴德金的两个孩子窝在家中玩起电脑,这台电脑是他买给孩子学英语的。每次老师要上门家访时,吴德金都会谎称在外工作,万一老师来了,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到处都堆放着脏兮兮的垃圾,他担心两个孩子因此会在老师、同学面前抬不起头,至今老师还不知道他们的住处,也没邀请过同学到家中做客,吴德金只能通过电话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弟弟吴德银的两个孩子则要幸运得多,吴德银帮熟人照看祖屋,一家四口人都住进有水有电的老宅子里,每天早上,吴德银将两孩子送到校车停靠点,到了放学时间,母亲刘西霞负责接送孩子回家。两个孩子一年一万多的学费成为家里的最大开支,吴德银有些吃不消,好几次动了把孩子送回老家的念头,但老家没有亲戚帮忙照看小孩,只得留在身边,“如果明年再赚不到什么钱,就让老婆、母亲、孩子回老家,在老家上学就没这么大负担了。”吴德银满是惆怅地说道,老婆林臆英面露不悦,她不想回老家,来城市生活了这么多年,回去种地身体吃不消,再说老家的教育条件肯定不如中山,她情愿自己再辛苦一点、生活上再苛刻一些,给孩子攒足学费,让他们在城里享受到更好的教育。
陈凤琴的两个孙子眼看就到上学的年龄了,她也在考虑要不要回老家照看小孩,老伴在家种地,儿子、儿媳开了间烧烤档,没时间照看小孩,“听说明年这里不让住人了,到时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住处,找不到也只能回家了”。刘西霞听说这一噩耗满脸愁容,三年前,治保会以安全隐患为由,清空了烂尾楼,三十多户人家搬出烂尾楼,吴家和其他六户人家搬到水溪山附近的猪棚里居住,满地的猪屎、鸡屎散发出让人窒息的臭味,十几个人花了一整天时间将猪棚打扫得干干净净,不想第三天大半夜里,所有人被民警拉到派出所蹲了一宿,次日就让所有人搬离猪棚,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硬着头皮搬回烂尾楼。每次回忆这次经历,刘西霞都后怕不已,她更担忧明年的去处,倘若烂尾楼被收回开发,或许真的要打道回府了。
烂尾楼里的大部分拾荒者都是举家来到中山,老家对他们而言毫无羁绊和牵挂,尽管如此,他们在中山找不到半点归属感,来中山这么多年,他们没下过一次馆子,不知道粤菜是什么滋味;他们会时常安慰自己,城市不能没有拾荒者,否则整座城市都会被垃圾覆盖,但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并未感谢他们,更多的是冷眼相待或是嗤之以鼻;他们的经历像是一道光束,他们所向往的城市生活,就像一面镜子,都是可望不可及的影像,将他们中的大部分反射回去,回到原点,背离着他们的理想,渐行渐远。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人物姓名均为化名)(南都)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