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后双方纠缠,法官不得不叫来保安
两方律师都是女人,比起庭辩对峙环节,她们的“最后陈诉“更具“杀伤力”。
原告方律师以情动人:从孩子出生四天开始,两老就替你带儿子,至今9年,你最后还要分走他们唯一一套住房,难道让他们在出租房里终老,这就是你作为儿媳的报答吗?
被告方律师严密讲理:如果要撤销房屋转让,已经过了撤销期;当初签字时为2008年,孩子4岁半,没到读书年龄;所谓学区房,学校又没有对房产证持有年限做出限制。大家都看到了,徐娟,漂亮有文化,小丁,是个初中生,房产,就是一种情真意切的补偿。
听到这里,我留意看了下,徐娟穿着蓝色碎花修身连衣裙,丁明,头发染得很黄。他们都是36岁,今年是本命年。
原告律师在最后陈述后要求再问一个问题:你说是“下嫁”补偿,那为什么正好是孙子要决定学区的当口。你为什么不在结婚前提出来?
因为双方有调解意向,在两小时庭审之后,法官宣布休庭,法槌一敲,双方迅速纠缠在一起。书记员拿着庭审笔录想叫双方签字,挤了几次都没挤进去。女法官只得打电话,叫来了保安。
“史上最严厉择校”政策出台后
“拼爹”成了“拼学区房”
在昨天的庭审中,双方争议的一个核心事实就是“学区房过户”,以助“小小丁”成为“一表生”。当时,律师对个种规则也争议颇大无法确实,事后法官也说要再去了解一下。
回到报社,编辑部里一讨论,真是家无学龄童,就不知道择校的艰难,有同事的女儿刚刚收到小学录取通知书,她对这段经历的回顾用了“惨烈”这个词。
是的,这几天,不少小学正在发录取通知书。在这之前,就是一表生、二表生,还是三表生的归类,以及家访、面试等各个环节。
啥叫一表生,二表生……
本案中,当小小丁的爷爷奶奶把房子过户给小小丁的父母后,三人户口、房子、住处合一后,小小丁名列“一表生”,目前成功就读于卖鱼桥小学。
所谓的一表生,二表生等,是民间对小学录取资格顺序的解读。
市区常住户口学龄儿童,向户籍所在教育服务区的学校报名,当报名人数超过该校招生计划时,按下列先后顺序录取:
1.学龄儿童户口与父母户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产的,以父母房产证为依据认定)三者一致,均在小学教育服务区一表生
2.学龄儿童自出生日起寄养在本市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学龄儿童和父母户籍及祖父母(外祖父母)住房在本小学教育服务区二表生
3.学龄儿童和父母户籍在本小学教育服务区,家庭实际居住地在杭州市区其他地区,该学校未能录取的学龄儿童,由区教育局按相对就近原则,统筹安排至附近学校就读三表生
对于学校来说,先考虑一表生,等到一表生全部录取后,还有名额剩余的话,再从二表生里录取。
但是,现实中,在大家都挤破脑袋在争夺优质教育资源的时候,包括“购(学区)房入户”等行为,使得好学校的学区内生源猛增。
所以,当时如果真的如丁家所说,小小丁的户籍倒是在湖墅新村的,跟着爷爷奶奶,但房子也是爷爷奶奶的话且父母另有住房的,那他就是“二表生”,而徐娟提出来儿子只有成为一表生,才稳进心目中好的小学,这个说法本身倒是正确的。
从“拼爹”到“拼学区房”
今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强令,要将公办初中小学择校率控制在5%以下。杭州随即跟进,4月宣布公办义务教育完全按学区来招收学生,即“零择校”,被称为“史上最严择校令”。
政策初衷是彻底排除那些关系式入学,也就是被家长们戏称为人生第一场“拼爹”的公办学校择校。但是,没了后门,要想进好的公办学校,买学区房成了唯一的出路。
今年四月以来,二手房市场显示,学区房“价量齐升”。
以本案中老丁家的湖墅新村的50平方米中套为例,去年年底,市场估价大约在100万元,今年现在,市场价已达120万元。
而买学区房,也不能在入学当年买,很多学校规定,至少要在该学区居住两到三年以上。这一条怎么核实呢?家访呗!很多口碑良好的小学,在春季开学就会布置秋季拟录取新生的家访工作(迟的也有6月份来家访的)。这家访也可以说是暗访,因为具体时间不通知,通常在周一到周五的傍晚。小朋友在不在这里住啊?住多久了啊?一系列关键性问题,通过实地暗访校方便心中有数。这一点也正是回答了昨天庭上被告方律师曾经提出,既然过户是为了择校,为什么不选择在入学前,而是距离入学还有三年的时候办。当时原告律师只能回答,这是当下有适龄入学儿童的家长都知道的事情。而被告方律师要求拿出证据来。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