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中国导弹发动机任务重 废弃30年生产线重开工(图)

www.sinoca.com 2015-07-22  新华网


  留守无论时代巨变,我选择留下

  雨后的秦岭,烟雨朦胧,好一幅秀美的山水水墨画。一座两层小楼门前的菜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菜地被拾掇得很整齐,被雨水冲刷后的西红柿、黄瓜晶莹剔透,秀色可餐。走近了才发现,这里是7416厂的职工医院。

  随着7416厂整体搬迁至西安王田,医院里只有两位女同志在坚守,以防还在厂房工作的人突发意外。尽管大多数时候,这里都是大门紧闭,不会有人前来就医,但在这里坚守的袁建华和魏亚利仍收拾得干净整洁,“我们来这里的第一件事就是搞卫生,要把楼上楼下打扫得干干净净,天天如此。”

  今年已经62岁的袁建华比实际年龄看上去要年轻许多,她是从门诊部主任的位置上退下来的,现在被返聘,依然坚守在沟里。“我的家在西安,我每周从西安来到沟里工作,周末回去。在沟里待了三十多年,我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生活。”袁建华说,在别人看来,沟里意味着寂寞、清苦,在她眼中却是清静、自在、逍遥。

  上世纪70年代,袁建华从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回到沟里。期间,她有很多外调的机会,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她参与了很多次紧急抢救的任务,她觉得自己对这里有感情。7416厂的很多工作和火药打交道,危险性很大。医院最忙碌的曾经有20多名医护人员,门口随时停着一辆急救车备用,楼上还有儿科诊室。很多7416厂的职工、家属都有在这里就诊的经历。王黎一走进医院,就笑呵呵地和“袁阿姨”打招呼。袁建华说,现在沟里还有人在坚守岗位,只要有人在工作,门诊部就会一直守护着他们。

  目前,尽管主体已经搬出山外,但在距西安市20多公里这个秦岭北麓的偏僻地区,仍有一部分航天人筚路蓝缕,驻守在大山深处,创造着属于新时代的“蓝田文明”。

  随着近年来型号任务的饱和,沉寂已久的部分厂房里的机器又开始工作了。像40年前一样,很多年轻人回到沟里工作。临近午饭时分,食堂里熙熙攘攘排起了长队,他们会在这里享受一顿免费午餐,还能在装有空调的宿舍里小憩一会儿。和他们的父辈、祖辈们相比,条件显然得到了改善。

  在辋川,当年为某型号研制立过赫赫战功的功勋车床和功勋电炉仍然还在运转。这些“大家伙”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工作,至今仍在服役。机器在,人就在。这些机器的操纵者来自四面八方,很多人都是三线子弟。他们选择了和父辈一样的坚守,无怨无悔。

  在原先的7414厂辋川子弟学校里,一个9人水电班组依然在这里坚守,他们负责厂区里的水电、后勤保障。郗选红1984年从部队转业来到辋川后从未离开,逢年过节都是他在坚守。为了让他安心工作,老伴也搬进山里了,给他做做饭,陪陪他。他对这份工作非常满足,对厂里的福利也非常满意。郗选红提到的福利就是“上下班有班车”。每周,他都要去距离20公里蓝田县城里采购一周所需生活用品。

  他唯一难以忍受的就是“太寂寞”,不知道谁捡了几条土狗回来,偶尔的犬吠能够打破山里的寂静。

  这几年,郗选红家里的条件好了,两个子女都在西安工作,孩子们多次劝他,沟里条件太艰苦了,离开沟里,进城和孩子们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都被郗选红拒绝了。“我还有四年退休,只要一天不退休,我就一天不会离开。人总要报恩呐。”

  如今的蓝田,在063基地,很多厂房依然在发挥作用。秦岭深处走上致富道路的村民家家盖上了精美的楼房,门口停着私家车。沟里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那一段三线历史,离我们这么近,却又那么远。

  采访手记:此情可待成追忆

  龙应台说过这样一句话,100堂美学课堂上的美学熏陶抵不上一次田野上的行走。

  走进中国固体发动机事业的摇篮——063基地(四院)所在地陕西蓝田,我的脑海里经常会不自觉地浮现出这句话。醉美蓝田,历史悠久,这里在给中华儿女带来深厚的三秦文化积淀的同时,也酝酿了中国航天固体发动机事业的文明之光。

  因为追忆三线历史,我有机会得以聆听一群老人的故事,他们年岁已高,但思维极为清晰;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但毕生扎根大山;他们身上有浓厚的知识分子谦和、从容的气质,但内心极度追求精神世界的崇高。无论命运沉浮,他们都牢牢握住了人生的舵,在那个时代创造了奇迹,无愧于时代的使命。

  第一个故事是邢球痕和他老伴相依相守的故事。采访邢院士是在医院里,午后,他的爱人笑脸盈盈地把我们接进病房,为老伴找了一个舒服的位置让他坐下。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老伴始终面带微笑地看着老头,不时提醒他语速慢些再慢些,以免自己的浙江口音给大家带来理解障碍。

  采访中,阿姨告诉我们,自己和老伴从小认识,1958年结婚,从浙江一路追随到北京、西安、四川、内蒙,再回到西安,大半辈子都在山沟里度过,对蓝田地区、三线建设怀有极深的感情。老两口在一起开心地回忆起了在蓝田“两块钱一只鸡”、坐着大班车浩浩荡荡搬家等趣事。在采访中,精神矍铄的邢球痕夫妇让人忘记了这对夫妻合起来的年龄已经超过了165岁。让人不禁感慨,“艰苦的三线”在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解读,心态平和才能笑看云淡风轻。

  第二个故事是四院前副院长阮崇智的故事。阮老是北京人,留过苏,家境很好,父亲曾经是呼和浩特市长,他今年快80岁了,腿脚不好,但思维极为清晰。他说现在大家对当年的三线建设颇有争议,有人说“劳民伤财、一塌糊涂”,他对这个观点很不满。他认为三线建设为国家留下了工业基础和精神财富,值得总结。当回忆在一次火药爆炸事件中牺牲的同事时,阮老啜泣不已。采访结束时,他问我,能不能请你们媒体帮着呼吁一下,请国家出面开一个总结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觉得我们当年做的事情,国家还记得。那一刻,我竟然语噎。当年,这批三线建设者胸怀万丈豪情,一腔热血,离开城市奔向农村,一手抓建设,一手抓研制,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身体、心灵的双重考验。多年后,他们仍然活在精神世界里。

  第三个故事是7414厂前任厂长冯骥的故事。冯老已经84岁了,他于1972年调到蓝田,是063基地最早的建设者之一。当时的厂长除了要抓建设、抓生产之外,还要负责全厂职工的吃喝拉撒,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管家。在他的记忆中,辋川的7414厂的每一条路都是大家一起修起来的,自己经常从蓝田挑担子走20公里山路回来。下雨后,山里会发洪灾,只有泥汤水喝,于是家家备有明矾,把泥巴沉淀下去再作饮用水使用。“白天干、晚上干”是当时的工作节奏。他说,他没有觉得辛苦。那时候开山时的放炮声被大家视为最悦耳的音乐。同行的人告诉我,冯老有一年得了先进,组织给了他3000块奖金,他把奖金一分为二,一部分给子弟学校,一部分给幼儿园。他为厂里做的事情,大家都记得。现在,冯老还有一个儿子依然没有固定工作,他靠他的薪水,照顾着瘫痪7年的老伴,而自己罹患过鼻咽癌。冯老说,生活不会始终对我们微笑,他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

  像三线建设这样大规模的工业迁徙运动我国估计再也不会启动了。三线就像是一个标签,赋予了那一辈人独特的气质和精神风貌。

  相比于现在都市丛林里的闭塞、拥挤,三线生活显得更有人情味。在现代人看来的艰苦、清贫、寂寞,在当事人的记忆中都是美好回忆。工作居住在一起、并无明显贫富差距、生活单纯规律,让这里很多人都是“非亲即友”的融洽关系。

  三线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他们中的很多人已经离我们而去,还有一些人年岁已高。滚滚历史车轮,就是这样无情。今天,我们回忆三线,不仅仅是追忆似水流年,更是向他们那一个义无反顾的决定致敬。或许也只有在那个时代,个人、组织孰轻孰重,无需争议。

  采访中有一个细节让我动容,阮崇智老人告诉我,他已经在故乡张家口给自己修好了墓地,百年之后将和父亲、亲人合葬在一起,他就像诉说他人的生死一样平静。经历怎样风雨的人才能无惧死亡,才能如此波澜不惊。这些三线老人独特的气质让我感慨,无论我们怎么努力去逼近那一段历史,但终究无法全部还原。三线的过往,只属于亲历者。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美撕毁南海中立明确对华强硬 日本强烈回应(组图)
下一篇:俄媒:AG600将在南海大显身手 地区力量大变(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