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胡琏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胡琏与张灵甫是黄埔四期的同学,1926年10月毕业后先被分配到20师,北伐战争中升至连长。随后他转入后来的五大主力之一18军(含其前身11师),随陈诚参加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及三次“围剿”中共江西红军。因胆识过人,作战勇敢,他深受陈诚赏识,相继被提升为营长、团长。
抗战之前胡琏的官阶虽与张灵甫持平,但战功有迹可循,早期的军旅人生便精彩多了。
张灵甫的第三个特点是抗战开始才进入74军及其前身部队,直至日本投降前他从未做过74军军长,多半时间为团长、旅长和师长。也就是说,74军的象征与灵魂是其战绩的主要创造者军长王耀武,而非与下属师长周志道、李琰、蔡仁杰等人并列的张灵甫。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在南京“模范监狱”轻松坐监,几乎等同于修身养性的张灵甫被提前释放。
回到陕西老家与邢凤英母子团聚,享受天伦之乐,闲居一段时间后,不甘老死林下的张灵甫一度悄悄运作,试图重回原来熟悉的老部队——胡宗南已担任军长的第一军。
或许张灵甫杀妻恶名过盛,胡宗南未予接纳,他又转而投奔正准备与58师合编为74军的51师,被厚道慷慨的师长王耀武“拉了一把”。因暂无合适的实缺,张灵甫只被授以51师师部高参的虚职。
但毕竟返回了离别两年的军队,张灵甫依然很满意。为表自己“洗心革面”,缩小杀妻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将原名改为“张灵甫”,“钟麟”则成为不需要常用的字。
令王耀武没想到的是,他于困窘之际急公好义接纳的这位黄埔学弟,后来不仅将他一手创建和抗战8年心血倾注的74军毁于一旦,70余年后还被人为抬高到取代他的位置,成为了74军的化身。
1937年8月,王耀武奉命率51师从汉中开赴上海参加淞沪战役,开始了74军抗日的第一场血战。
张灵甫此时远在武汉,没有随王耀武参战。退一步说,即便张灵甫随军到了上海,仅仅是高参虚衔而非实兵指挥,作用和战绩也将极其有限。
战后的1937年10月,51师所属的153旅新组建了第305团,王耀武任命张灵甫为团长。张灵甫此前没有参加过抗日战事,这一团长之职得来是因为有了王耀武早已内定的实缺,而非所谓“因功”。
随后,王耀武率51师参加为期6天的南京保卫战,张灵甫生平第一次接触日军。因整个战役中国军队一方部署紊乱,指挥错误,最终被迫匆忙撤退,酿成中华民族永久的伤痕——南京大屠杀。
1938年7月,国民党第九战区代司令长官薛岳指挥74军等部10万余人,在江西德安万家岭巧设“口袋阵”,毙伤日军近万人,史称万家岭战役。
这一战役中,74军军长俞济时奉命负责核心阵地张古山战场。率51师参加后期战斗的王耀武下令各团机关枪集中使用,同时指令张灵甫率部攻打张古山,最终毙敌800余名。
战后,著名戏剧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或许因为张灵甫的实职是团长,便于树立基层抗日典范,鼓舞民心士气,田汉没有将总指挥薛岳、前敌总指挥吴奇伟、军长俞济时和师长王耀武等人的真名写入其中,唯独写上了张灵甫。
张灵甫一时声名大震,这也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唯一风光的一次。这年9月,他被提升为51师153旅旅长。
1939年6月王耀武就任74军军长,开始创造74军更为精彩的传奇。张灵甫依然是旅长,居于三个师长李天霞、余程万和廖龄奇之下。
张灵甫所在的第一军虽是蒋介石最早的嫡系部队,但在北伐战争和“围剿”红军期间未见卓异战绩,随着志大才疏的胡宗南倍受信任逐渐升迁,1936年担任第一军军长,第一军的战绩便更差强人意,每况愈下。
因而,后来的蒋介石五大精锐主力名单里没有第一军。胡宗南表现一般,追随他的张灵甫也就更无可圈可点之处了。
这与胡琏的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胡琏与张灵甫是黄埔四期的同学,1926年10月毕业后先被分配到20师,北伐战争中升至连长。随后他转入后来的五大主力之一18军(含其前身11师),随陈诚参加蒋桂战争、蒋冯战争、中原大战及三次“围剿”中共江西红军。因胆识过人,作战勇敢,他深受陈诚赏识,相继被提升为营长、团长。
抗战之前胡琏的官阶虽与张灵甫持平,但战功有迹可循,早期的军旅人生便精彩多了。
张灵甫的第三个特点是抗战开始才进入74军及其前身部队,直至日本投降前他从未做过74军军长,多半时间为团长、旅长和师长。也就是说,74军的象征与灵魂是其战绩的主要创造者军长王耀武,而非与下属师长周志道、李琰、蔡仁杰等人并列的张灵甫。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前夕,在南京“模范监狱”轻松坐监,几乎等同于修身养性的张灵甫被提前释放。
回到陕西老家与邢凤英母子团聚,享受天伦之乐,闲居一段时间后,不甘老死林下的张灵甫一度悄悄运作,试图重回原来熟悉的老部队——胡宗南已担任军长的第一军。
或许张灵甫杀妻恶名过盛,胡宗南未予接纳,他又转而投奔正准备与58师合编为74军的51师,被厚道慷慨的师长王耀武“拉了一把”。因暂无合适的实缺,张灵甫只被授以51师师部高参的虚职。
但毕竟返回了离别两年的军队,张灵甫依然很满意。为表自己“洗心革面”,缩小杀妻带来的负面影响,他将原名改为“张灵甫”,“钟麟”则成为不需要常用的字。
令王耀武没想到的是,他于困窘之际急公好义接纳的这位黄埔学弟,后来不仅将他一手创建和抗战8年心血倾注的74军毁于一旦,70余年后还被人为抬高到取代他的位置,成为了74军的化身。
1937年8月,王耀武奉命率51师从汉中开赴上海参加淞沪战役,开始了74军抗日的第一场血战。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