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中国海军舰艇“塞满”俄罗斯军港。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7月24日文章,原题:中国的地缘政治余波 当今国际事务最大的问题不是叙利亚或伊朗发展核武。最大的问题一定涉及中国经济状况,以及中国政府驾驭经济减速,转换到另一种增长模式的能力。中国领导人很可能会挺过这次考验。但如果不呢?中国若陷入严重的社会-经济危机及随之而来的政治危机,后果会怎样?这种情况的二级地缘政治效应是什么?叙利亚崩溃的影响将是地区性的。中国若崩溃,影响波及全球。
此类危机可能导致民族主义高涨,这意味着中国会在边界附近开展更多军事活动。2001年以来,中国军费增加约8倍,在更倾向民族主义的政权下,中国军费可能继续增长,使中国得以提高潜艇、弹道导弹和网络战军力,增强在东海和南海实施反介入区域阻绝战略的能力。中国的目标不是与美国作战,而是确立中国海权持续扩大的有利条件。
原文配图:中国海军舰艇“塞满”俄罗斯军港。
中国军费增长停滞将重振从日本海到海湾的“美式和平”。美国海军将像二战结束时那样拥有海洋。持续进行空军海军现代化的日本将成为亚洲海空军实力较强的国家。未来统一的朝鲜半岛(由首尔统治)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在中国衰弱的情况下,统一的朝鲜半岛将视日本为主要对手。不要忘了,日本曾在1910-1945年侵占朝鲜半岛,半岛与日本的敌意比和中国的大得多。
受到美国持续存在和并不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军力的鼓励,新加坡和澳大利亚这种已经在武器上花费很多的国家(相对于其人口数量)将不用多花一分钱,就以亚洲的小以色列姿态出现。
印度与越南和台湾一样,将是中国内部严重经济和政治危机的大赢家。这未必会使印度北部边界的威胁消失,但会带给印度在与尼泊尔、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缅甸交往时更大的外交筹码。这些国家一直是印中默默博弈的场所。缅甸一直是印中政治、文化影响力重叠的地方。尽管近几十年中国一直是缅甸的主要外部经济影响因素,但二战前,印度经济中间人可是仰光的主要力量。
对中国来说,这是惨淡的前景,美国及其盟友——无论是印度、越南这种实际上的盟友还是日本、澳大利亚这种法律上的盟友——将因此占据欧亚南部边缘水域主导地位。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即便中国经济大幅减速,国内不稳定接踵而至。更有可能的情况是,中国内部会经历巩固和调整的动荡时期,中国战略和军事规划者,能够着眼长远、调整自己,渡过难关。
但如果事实恰恰相反呢?如果经济和政治危机造成中国军购缩减,或至少增速放缓,那会怎样?这也很有可能,为平息公众对贫困和失业的不满,中国领导人可能出于政治原因,要求军方做出牺牲。假以时日,这可能影响到欧亚海洋秩序的基础,虽然没有柏林墙倒塌对欧洲大陆秩序的撼动那样激烈。
原文配图:中国海军舰艇“塞满”俄罗斯军港。
资料图:船厂内停靠的054A型056型护卫舰。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