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配图:炸礁队官兵正在裸露的礁盘上灌注炸药。 刘方泉摄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有这样一支普通而又神秘的部队,他们就是济南军区某海军工程指挥部炸礁队。他们辟山头、清暗礁,南征北战,为巨轮驶向大洋,军舰驰骋四海默默做着贡献。
炸礁兵天天与波涛礁石相伴,与雷管炸药为伍,艰苦、寂寞、任务繁重。4月初,记者辗转千里,深入炸礁队一线工地采访,探寻这支能打仗打胜仗的战斗集体是如何锻造的。
生死考验砥砺军人血性――
炸礁队人人都有英雄胆
登上青岛某码头4条30多米桩腿支撑起的平台船上,虽然已是春暖花开,可海风吹过,透骨的寒意还是让记者浑身打颤。而官兵们一年四季就是在这无遮无挡的平台船上作业,“夏天像烤箱、冬天像冰箱”就是对炸礁队作业环境的真实写照。三伏天甲板温度高达60摄氏度,必须穿特制的厚底鞋和防晒伤的长袖作训服,大多数同志捂出了痱子、烂了裆。隆冬时节气温低至零下20摄氏度,刺骨的海风吹在身上像刀割一样,必须不停工作才能抵御严寒,水溅在身上立刻结冰。
“其实身体上的苦根本不算啥”,人人都要过生死关才是对他们的最大考验。
1月31日11时,福建某军民混用港口施工现场。
“起爆!”随着某工程指挥部炸礁队海钻201平台船负责人杜新建一声令下,1吨炸药被成功引爆。春节前最后一爆,震起滚滚浪涌,却没有震起炸礁兵脸上丝毫波澜。
炸礁不怕死,怕死不炸礁!这句话,炸礁兵喊了29年。
2005年5月,参加上海洋山深水港航道炸礁施工,由于乳化炸药在高水压条件下钝化拒爆,出现哑炮,不及时排除就是大患。面对埋在海底的3吨巨型“水雷阵”,时任队长牛德光大吼一声,“上了平台船,就闯鬼门关。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牛队长边动员,边抽组突击队员。要在原先埋好的炸药附近错位打孔,实施诱爆。不到半个篮球场的范围内,已经打孔60个,再打孔,钻不好就可能触爆海底炸药,难度非比寻常。
“除突击队员,其他人全部撤回!”牛队长下达命令,14名业务精湛的骨干被留下。工序展开,慎之又慎。测量手季华生怕测出的数据不准,用操作定位仪反复测量了5次,来回比对后,才敲定一个个钻孔位置。
一切工序就位。核心岗位,谁来担当钻机手?几名操钻手上台请战。
“朱清洲,你上!”牛队长点将,经验丰富的上士朱清洲临危受命。
“嗡嗡……”朱清洲开动钻机。
每下钻一寸,官兵的心上悬一分。
打着打着,钻机突然往下一坠。
“不好,打到老孔了!”说时迟,那时快,朱清洲猛提钻头。好险!
拼了!擦一把汗,朱清洲重新装药、引爆,哑炮成功排除。
2004年12月4日,台风突然转向再次扑向平台船。
“马上启动电机,升高船体避险!”海钻202平台船班长顾乃全紧急指挥5名战士,抬升船体,躲避浪涌。
“班长,升降液压泵失灵!”接到报告,众人查知:配电箱进水短路导致电机熄火。此时,风力已达8级,船体摇晃得厉害。再不抬高,台风中心袭来,平台船将会被浪涌吞噬。
关键时刻,在岸上人员电话指挥下,电机被修好,平台船缓缓升起。
17级超强台风来袭,地方避港的4000多艘船只被毁,而他们顶巨浪、战台风,加固的平台船却安然无恙,引来周边船家纷纷登门取经。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