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国防大学师生与外军军官交流
合上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的节拍
――国防大学七队学员学术座谈会发言
摘登张勇本报记者侯永波
前不久,国防大学七队学员就《艰难一日――击毙本拉登亲历记》一书的读后感专门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上,这些来自领率机关的学员们就书中所展现的当代战争形态、作战方式和指挥手段,特别是战略层面决策、战术级别行动等作战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一致认为:
当前,我军正处于加速转型发展的战略关口,如何顺利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如何有效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能力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需要我们进行更广泛的学习和深入思考,包括借他山之石,寻自强之路,以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的潮流,积极稳妥进行国防和军队改革,推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深入发展”的要求。为使广大读者能从这次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火花”中找寻有益于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助力点,我们特将有关发言摘登如下。
善借“他山之石”
吴胜华(学员七队学员,总后勤部某部助理员):《艰难一日――击毙本拉登亲历记》(以下简称《艰难一日》)的第一作者麦克欧文曾是美军海豹突击队第6小队成员,先后参加过美军在全球的一百多次行动。2011年5月1日,他担任“海王星之矛”行动队队长,在巴基斯坦阿布塔巴德一线具体执行由美国总统下达的命令,指挥突击队实施越境猎杀本拉登的特别行动,亲眼目睹了本拉登之死。
这本书以第一手资料向人们揭示了从最初的情报侦察及分析到最后成功实施特别行动的全部过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美军、学习美军的好机会。美国战略东移,意在遏制中国崛起,我军不由选择地成为美军的战略对手。
面对强大的美军,我们有很大的差距;迎接这个强大对手的挑战,需要有宽阔的胸怀去认识它、学习它,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赶超它。这本书堪称了解掌握美军特种作战乃至战争新思维、新动向方面的生动教材。
姜帆(学员七队学员,总参谋部某部参谋):《艰难一日》一书让我对美军的作战筹划有了更深的认识。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从伊拉克到阿富汗,美军的作战行动总是在不断变化,其最具代表性的突袭作战更是花样不断翻新。
同时,美军作战特别关注细节。在筹划“海王星之矛”行动时,从作战计划到情报信息,从时机选择到战局控制,从人员配置到单兵装备,美军的作战筹划可谓细致入微。
一些细节令人难忘,如目标房门的开合方向和质地,如DNA双份取样和分路返回,如对本拉登住所的清理及返回后的整理工作。周到细致的作战筹划,不仅使美军在没有伤亡代价的情况下顺利击毙本拉登,而且为今后的反恐作战提供了大量线索。
《艰难一日》在记录美军击毙本拉登行动细节的同时,也记录了美军士兵训练成长的历程,揭示了美军战斗力生成的训练模式。基础训练让美军士兵熟练掌握基本技巧,而模拟实战的任务训练则让来自不同队伍的作战人员紧密配合、融为一体。在“海王星之矛”行动前,美军进行了预备演习,模拟环境中不仅种树、挖沟,而且还堆起了尘土来模拟目标院落边的马铃薯地,贴近实战的细致程度令人惊叹。
张峰(学员七队学员,总装备部某部参谋):我认为,学习美军无可厚非,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本书在彰显美军强大战斗力的同时也传达了一个信息,即美军不是神话。透过“海王星之矛”行动,我们不得不承认,美军所谓详细的计划和方案,与实际的行动仍存在较大差距,如美军海豹突击队直升飞机遭遇意外;整个行动时间远超过计划;拉登未作任何反抗。
这些方面只要有一个出问题(直升机坠毁造成人员死亡;巴军方采取行动进行交火;拉登反抗或人体炸弹等),此次行动就会胜败难定。从这些情况,我们可以得出,由于战场环境的复杂性,人对战争结果影响的不确定性,使得任何详细的计划和绝对优势来说,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此外,还应该重视研究失败者。这本书中的核心人物本拉登,就很值得研究。“9
11”事件后,拉登成为美国头号敌人,但这么多年来,美国一直没有将拉登抓到。以美国而言,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情报手段(卫星、网络、无人机、技术监听等等)和最广泛的情报网,但拉登就是没找到,这不能不说是个讽刺。
这启示我们,再强大的对手都有弱点,我们一定要善于找到制约其能力发挥的“阿喀流斯之踵”。研究失败者,往往比研究成功者更能从中学到克敌制胜的办法。
魏宝峰(学员七队学员,总参谋部某部参谋):其实,透过这本书,我们会发现:第一,美军庞大复杂的信息化装备是其弱点之一,若能充分发挥电子对抗与网络战作用,将能够给其以重创。第二,美军的实战化训练透露出美军新的作战方式,应通过联合演习等方式,多与美军进行接触和交流。第三,对美军的特战突击,我们应做有针对性的研究。
军人生来为“打赢”
闫晓明(学员七队队长):作为国防大学首期高级领率机关工作培训班的学员,应从《艰难一日》这本书中汲取些什么?是装备?是训练?是通信?是指挥?是战法?我想当然是,但又不是最主要的。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以悟“道”的心态研读此书,从中获得关于战争形态、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前瞻性、规律性认识。有什么样的战争就建设什么样的军队。
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战争、认识战争、指导战争,还要学会设计战争、设计国防和军队建设。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担当好这个责任?我想,正如书中导读所说“我们的突破口在心里”那样,我们也要首先经得起对自己内心的拷问。
我们应拷问自己:《艰难一日》的作者是从小读了一部关于海军陆战队的书才立志长大要当一名海豹突击队员的。那么我想问,我们从军报国的志向还在吗?我们是在以一个职业军人的标准履职尽责吗?我们心中有一面时刻高高飘扬的党旗、国旗吗?我们心中的那把八一军刀还在闪闪发亮吗?我相信得到的回答是肯定的,并希望大家通过信念、信心和勇气的坚定与巩固,去催生观念和实践的创新与突破。
储卫星(学员七队学员,总参谋部某部助理员):《艰难一日》的作者,为我们勾画出了一支强悍的部队、一次诡异的行动,也清晰昭示出我们军人、军队和国家的危情、危险、危机。
从这本书我们似乎读懂了21世纪是一个怎样的全球化、信息化、精确化战略战术的时代,我们必须思考,在世界既透明又缩小、既和平合作又竞争对抗、既繁荣发展又残暴血腥的今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人类发展进步的进程中究竟如何定位、向何处去、路在何方?
任何一名中国军人对此都要有一份理论上的认识和清醒。危情就在身边,危机就在眼前。在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国家必须繁荣、军队必须强大、军人必须崇尚战斗精神。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