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绘制西沙海战示意图
最早撤离的“李常杰”号已经接到了要他抢滩而保全水兵性命的命令,但其轮机长还是奋力将其开回岘港,那时,这艘奄奄一息的军舰已经倾斜到了40度,经过检查,发现舰上共有大小弹痕820处之多!
我方的389号,也已经有十余位水兵阵亡,从双方开火以前,已经被撞负伤起,一直被越舰集中攻击,伤势惨重,当被396号掩护着撤离时,轮机已被击中爆炸,大火未熄,眼看着军舰难以保住。
此时海指看到了389舰受伤危险,发信号询问,389号的回答是“要求援救”。于是再问“能否自航去琛航登滩”,在获悉“可以”之后,海指便命令389舰立即去琛航登滩。
为了掩护389舰抢滩,402和407两艘渔轮冒着军舰的燃料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奋力协助,终于使其抢滩成功。我方的另外三艘舰艇也早已带伤,其中274号猎潜艇也因受伤较重而只好首先撤离到了永兴岛,在那里整修以后才于翌日返回榆林基地。
尽管我军付出了十八名阵亡,六十七名负伤的代价,西沙海战最终以我方的完全胜利而告结束。得到了捷报以后,有关方面为了不失战机,立即动员,在次日征调了三个连,一个两栖侦察队官兵配合民兵乘坐海军舰艇和渔轮开赴永乐群岛,广州军区还出动了海航8师22团的歼6飞机7批26架次。有力地支援、掩护了登陆部队、舰艇部队和西沙军民,遏制了企图增援的敌舰,为了援助兵力单薄的南海舰队,东海舰队的4艘成都级导弹护卫舰等大批舰艇也通过台湾海峡奔赴西沙。
当时解放军海军还从来没人从台湾海峡中线南下,因此海军指挥部有些担心,然而当时的孔照年海军副司令认为紧贴海岸线走内线会很浪费时间,他建议直接走外线。于是东海舰队编队直接取海峡中线,高速奔驰而去。通过海峡之际,始终有两艘阳字舰在中线另一侧严密进行监视。但是双方都没发信号,东海舰队的援军于是顺利地通过了台湾海峡。
通过多方面的不懈努力,将士们以及当地群众的协力奋战,终于夺回了金银、甘泉以及被西贡当局占据了十八年之久珊瑚岛,终于完全收复了西沙。
迈向“蓝海”
本次海战,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我军指挥得当,作战勇猛,将我方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以外,还有很多战略方面得原因。由于这个问题不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重点且不议之。但是,有一点应该指出的是,一九七五年,南越西贡政权即告覆灭,在西沙之战中我方如果失利,或者如果我方没有完全收复西沙,这些岛屿势必落入越南之手,这样,我国的处境将会多么被动!另外,这次海战,由于是解放军海军的首次对外海战,自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从小的方面来看,海战以后,当我国派遣陆军收复三岛时,由于缺乏乘船训练,将士们普遍晕船,严重影响了战斗,在这个教训的刺激下,才会有海军陆战队的建设。然而,更重要的是,这次海战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海军的战略。由于历史的原因,新中国的海军始终是作为陆军的辅助力量,只是一支“黄水”或者是“绿水”海军,当然,不排除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从西沙海战以前的海军部署来看,最重要的舰艇,却几乎都是部署在从未作战过的渤海舰队,而最为广阔的南海,仅靠一些轻型舰艇,甚至于武装渔轮来守卫,不能不说其中有着严重的失误。因此西沙战事一起,南海舰队只能仓促迎敌,若非将士忠勇,后果将难以估量。也正是由于这场海战,才是有关方面认识到了我国在这广袤的“蓝水”南海里,还有着不容侵犯的主权和利益;正是由于这场海战,建立了我国海军在远离大陆作战的信心,才逐步开始调整部署。据当时参加海战的人员回忆说,作战以后,榆林基地马上得到了两艘护卫舰的增援。这样一步一步地充实了保卫南海地力量,可以说,从那时起,那湛蓝的南海,才映入我国海军战略发展的视野里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西沙海战正是我国海军迈向“蓝海”的那第一步。
在海南岛的三亚市红沙镇欧家园,坐落着为保卫西沙而献身了的十八位勇士而修建的陵园,这十八位勇士是冯松柏、周锡通、曾端阳、王成芳、姜广有、王再雄、林汉超、文金云、黄有春、李开支、郭顺福、郭玉东、杨松林、罗华胜、周友芳、曾明贵、何德金和石造。中国海军史上应该留下他们英名。
本文原作于2002年,曾以“博望”的笔名,在《国际展望》发表了其删节版《打开尘封的南越海军作战档案――历史案卷中的西沙海战》。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