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复合材料使苏35宣传寿命达到6千小时
虽然苏27基本型就已经大量使用钛合金材料,但是由于材料和工艺上的不足,苏27基本型的总寿命仅有2000飞行小时左右,而且复材用量较少。苏35BM在老苏35基础上重新设计了机体,改进了钛合金工艺并且增加了复材用量,机体寿命也从2000小时延长至总寿命6000小时/翻修间隔1500小时。值得一提的是,苏27基本型由于在滚转轴和航向轴都使用机械飞控,在机翼内设计有大量用于传动的机械杆系。
苏35BM装备的是AL-31F应用部分老AL-41技术而改进出的117S发动机,综合性能提高有限。
这些机械杆系需要穿透机翼的翼梁和壁板,从而导致机体结构强度下降。而苏35BM使用了三轴数字电传飞控,这些机械杆系全部取消,无疑增强了机体结构强度。不过俄罗斯武器的宣传数字总是“注水”严重,例如AL-31F发动机的首翻期在宣传上是300小时,但是根据中国使用情况来看,在200小时左右就已经有大量发动机出现燃烧室裂纹,必须进行翻修。因而苏35BM的机体寿命能否达到宣传数据,还需要实际装备情况来做为根据。
苏35BM电传飞控水平等于西方80年代水平
苏35BM终于应用了西方国家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普及的三轴全权数字电传飞控。除了由于应用数字电传带来的结构改善之外,数字电传能够运行高复杂度控制律算法的特点有助于放宽静稳定性设计,从而大幅度改善飞机机动性。不过俄罗斯数字电传技术对于中国而言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了,中国三代作战飞机基本已经全部实现了数字电传化,歼十的静稳定度放宽到惊人的-11.7%平均气动弦长,堪称目前静稳定度最低的战斗机。
苏35发动机实际上是AL-31F的有限升级版
苏35BM装备的是AL-31F应用部分老AL-41技术而改进出的117S发动机。该型发动机主要是增加了风扇进口流量,小幅度升高了涡轮出口温度,宣传性能为海平面为静加力推力14吨/军推8.8吨,推比7.5。117S采用的主要是增加进口流量增推的改进思路,这种改进方式虽然可以大幅度增加海平面静推力,但是会导致高空高速推力降低和发动机直径、重量增加。117S的综合性能并不比中国研制的“太行”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更好,“太行”发动机的作战加力推力达到了13.2吨,推比7.5,而且高空和高速推力都更高。
有些媒体认为中国引进苏35BM是为了获得俄罗斯航空发动机技术是一种传统思维惯性的体现。实际上,前苏联航空发动机性能比西方同类产品差不少,按照中国军标,AL-31F发动机的推比只有6.9。同样是九级高压压气机,“太行”的数据据说高压压比足足比AL-31F大了三分之一。经过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水平实际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太行”发动机也逐渐在歼十B和歼十一B等国产主力战斗机上服役试用。 “雪豹”-E一种采用了电扫技术的多用途机载雷达,上面的圆球是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苏-35BM的IRST型号为OLS-35。
苏35无源相控阵雷达宣传性能严重夸大
苏35BM换装了无源相控阵机载火控雷达“雪豹-E”,采用了基本玻璃化的座舱。“雪豹-E”雷达的宣传性能可以用“逆天”来形容,居然可以在400公里距离截获10000米高空3平方米RCS的目标。这个性能即便是F/A-22A装备的APG-77有源相控阵雷达都只能说勉强赶上。而该雷达的宣传峰值功率也不过是20千瓦,即便按照25%的占空比计算,平均功率也不过是5千瓦而已。再考虑到无源相控阵的阵面损耗,“雪豹-E”雷达是肯定达不到宣传性能的。
俄罗斯除了在真空管发射机领域保持着较强技术实力之外,在雷达总体设计、天线设计和加工、信号和数据处理器领域都水平较差。“雪豹-E”雷达由于阵面电扫描范围只有60°,因而还必须结合天线机械转动才能覆盖120°的前向视野,导致雷达总体重量和复杂度严重恶化。对比中国歼十B最近曝光的相控阵火控雷达的小巧“身姿”, “雪豹-E”雷达虽然不“黑”,但是依然“傻大粗”。
中国生产的歼11B战机性能已经基本上可以满足大部分的战术需求了。
从国情看中国军队需要远程战斗轰炸机
一型主力作战型号的引进决策往往是军方在强烈需求牵引下的,综合考虑相应型号引进成本、国产化程度和技术战术性能才能做出的。我们来看中国航空兵对于苏35BM是否有装备需求,而作战需求与潜在对手息息相关。1993年1月中国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在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
而主要的作战方向,第一是东南沿海,第二是南海,第三是中印边境;发展的重点为海、空军,并同时提升陆军(点击观看陆军影视作品《最高利益》)整体作战能力,增强二炮威慑力量及建立快速反应部队。在中国三个潜在战争方向上,越南、印度和日本显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