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春节,成空某部歼10已经能够在西藏执行战备值班任务,首次实现了跨年度驻训。
青藏铁路周边的简易公路重装备难以行进
一条铁路就是青藏铁路,全长1925千米。设计能力为客车3对,年运输量800万吨。青藏铁路2006年7月1日通车,2009年6月13日,首趟押运进藏装备物资专列的铁路运输才试验成功。青藏铁路固然提高了西藏补给能力,但实际上人员和物资到拉萨就得下车转运。部队前往藏南地区还得在简易公路上艰苦跋涉。
西藏的民用机场有:拉萨贡嘎机场、日喀则和平机场、昌都邦达机场、林芝米林机场、阿里昆莎机场,战时固然可以转军用,但是以中国的空运能力,仅仅能少部分满足前线补给需要。但近年中国已大大加强了西藏一线机场建设,同时新疆、青海的二线机场都在2000年以后重新修缮。这将有助于强化快速运兵能力和战斗机的作战转场能力。
青藏高原河流多水流湍急,多不宜船舶航行,仅有雅鲁藏布江的拉孜至泽当段,拉萨河自墨竹工卡以下,年楚河自江孜以下可行驶牛皮船,个别河段可行驶小汽轮。即青藏高原并无水运能力。
所有补给到了拉萨以后,往藏南方向运输,都只能通过低等级公路甚至简易公路冒险进出。在许多地段,路况极差,坦克、自行火炮无法依靠拖车通过,必须下拖车自力行军,对车况损害极大。
藏南山高林深大部队易受到炮火拦截
中印边界存在争议的12.5万平方公里土地中,藏南占9万多平方公里。藏南面积大约相当于一个浙江省大小,包括了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的大部分及郎县、米林两县少许国土,人口约90万,是西藏自然条件最好的地区,号称“西藏江南”。当地森林覆盖率90%以上,降水充沛,热量充足,低海拔地区能种植水稻,甚至可种植喜热怕冷的香蕉。军队可以就地休整和获得生活补给。其中藏南地区墨脱县的巴昔卡(Pasighat)位于东经95°19'北纬28°05′的雅鲁藏布江下游西岸。海拔只有152米,人口有2.3万人。
巴昔卡年降雨量4495毫米,为中国之最,号称“中国雨都”。当地可以种植热带作物,农业一年可以三熟。蔬菜有豆角、卷心菜、土豆、花椰菜、姜、蒜。它目前是印度伪“阿鲁那恰尔邦”东希昂(East Siang)地区的行政中心,被印度人称作“阿鲁那恰尔邦的大门”。与此相反,在中国实际控制线一侧,由于是背风坡,相当干旱缺水。很多地区地表完全裸露,寸草不生,既无河流,也无法打井取水。越过实际控制线以后,部队可以就地获得粮食和饮水补给,但是沿途均为山谷小路和盘山公路,部队行进中如果遭炮火拦截,损失较大。
地图上黄色区域就是藏南,现在被印度称为阿鲁恰尔邦。
西藏上空长期一年有半年多“有空无防”
由于高原缺氧,冬季严寒,暴风暴雪,气候多变,机务保障困难,中国空军长期未能常驻西藏。只能在夏初进驻、夏末离开。歼11飞行手册还曾明确规定,不得在海拔数千米以上的高原放起落架。不过近年来情况已经改善。2010年中国歼11首度在西藏上空进行轮训。到了2012年春节,成空某部歼10已经能够在西藏执行战备值班任务,首次实现了跨年度驻训。换而言之,之前数十年,西藏上空长期一年有半年多“有空无防”。
中印边境山高谷深,地面雷达盲区大,发现目标距离短,能向防空部队提供预警时间极短。加上山地阵地选择困难,防空导弹或者高炮都难于发挥作用。如果要向参战部队提供掩护,不但战斗机要驻训,预警机、加油机、电子干扰机都应该同步驻训。目前尚未有相关报道。
为了在藏南与中国对抗,印度专门组建了由先进直升机和轻便榴弹炮为主力的山地师。
印军在中印边境已形成数量优势
当前,印军在中印边境东段地区部署的陆军(点击观看陆军影视作品《最高利益》)有2个军8个师计21万多人,在纵深(靠近错那方向)部署了1个军作为预备队;空军有9个飞行联队、1个导弹分队。与60年代初相比增加了4倍,已对中国驻藏部队形成局部数量优势。为准备山地作战,印度专门组建了10个山地师,其中8个部署在中印边境。印军在中印边境上部署了全部军力的1/3以上。不过印度和巴基斯坦是宿敌,受巴基斯坦牵制,一旦藏南有事,印军无法全力驰援藏南方向。1987年中印边境局势再度紧张,印度已经判明中国即将发动进攻,在藏南集结了20万人。由此可见印度在此最大动员兵力,也仅仅限于此数字。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