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抗联老兵
1988年写《雪白血红》时,张正隆接触到了东北抗战史,已经开始了写一本东北抗联14年抗战史的构思,并从那时开始寻找抗联老战士。
由于《雪白血红》带来的强烈反响,一时间有不少企业和出版社要出资赞助他写《雪冷血热》,但是一听他的采访计划,要跑完50个县,得采访5、6年时间,写完要7、8年。所有争相赞助的人都不再提此事了。5年的时间,谁愿意拿本届的钱给后任打这个基础呢?没了赞助,又不是国家项目的课题,张正隆靠自己的力量采访了整整14年。
从1988年开始,他一个县一个县地在东北的大地上寻访抗联老战士。抗联战士本来人数就不多,在“自然法则”下又走了一些,所以他们每一个人对于张正隆所拯救的历史,都是金子般的珍贵,尤其是还能谈得多的人,更是一座富矿。
寻找富矿的人,往往走在一片贫瘠的荒野上。
张正隆倾个人之力,想找到散落在五十多个县里的抗联老战士。往往好不容易找到一位老人,却已经只能歪在坑上坐不起来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曾参与到怎样的历史中,他们只能回忆自己亲眼看到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不知道自己身经过的战役有何意义、象征什么,因此,谈话没有什么“视野”,也没有反思,然而这种原生态的历史、原生态的生活的意义是不可替代的。对张正隆来说,是非常珍贵的。
有的老人只能记起片段的东西来,要连缀起来,就要跟其他讲述者的故事相映证。这样的采访要反复进行,有位老人被张正隆先后采访了三十多次。有时白天没聊完,晚上接着聊,聊到后半夜走不了了,就睡在老人家的热炕头上。张正隆几十年没睡过热炕头了,睡一夜烤得上了火,起来后满嘴都是泡。
为了用自己有限的钱走到更多的地方,找到更多的采访对像,张正隆尽量节省开支。全家人都理解和支持他自费采访,但是现实很冷酷,他夫人是公务员,上世纪90年代时,工资一拖就拖几个月发不下来。张正隆在县里采访,就住5块钱一晚的旅店,坐蹦蹦车。
1990年代,他到本溪县桓仁寻访抗联一军一师的老战士赵明山,一军一师被打散后,赵明山回家乡当了农民。当时的本溪县已经有了桑塔纳和夏利出租车,可他花不起这么多钱,叫上一辆电动三轮车,一路“蹦蹦蹦”地到了村里。那时的电动车还没有铁壳,只是在车身外扯个塑料棚,在风中唏哩哗啦地响着。东北的寒冬腊月里,开车的和坐车的一个模样,全冻得“鼻涕啦渣的”。
找到赵明山的家,这位1980年落实老红军待遇开始发放补助的老人,已经有几个月没领到补助了,本溪是个工业城市,和全国其他工业城市一样,1990年代末,也在下岗的大潮中挣扎,整个县财政都困难,很多人发不下工资。
赵明山的房子漏了没钱修,他告诉张正隆,头痛病犯起来,想买三毛钱的止疼片都买不起。采访结束,临走时,张正隆给赵明山老人留下一百元钱,老人说什么也不收,他说他是享受政府补助的人,只收政府给的钱,个人的钱一个也不要。推搡半天,陪同张正隆一同采访的县武装部的一位科长说:他的官呀比县长都大,钱比县长还多,他就代表政府了。这才在推推搡搡中把钱硬塞给老人。
复原“九・一八”之夜
与没有资金相比,找人更加困难。
张正隆几乎到了逢人便问的程度。这种“每事问”的态度,有时能带给他天大的惊喜。2000年5月,东宁县请张正隆去采写一篇日本人在东营筑要塞的作品。他就向对方明确提出来,你们得帮我找抗联老战士。东宁县武装部真的帮他打听到一位,93岁的陈广忠,当年北大营7旅通讯连战士,原籍河南,年轻时从张学良招兵来东北,说着一口东北话,耳朵已经失聪。待张正隆到绥阳镇见到陈广忠,大喜过望,他是1931年9月18日北大营事件的亲历者,当晚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左腮,满口牙顿时没剩几颗。那个晚上,最关键的两个小时,日本人如何如入无人之境地闯进北大营的,陈广忠记忆犹新。
正是这一人证,使张正隆在查阅了无数资料也无法复原的北大营现场复活了:
9点,熄灯。
10点多,西南方传来爆炸声,接着是密集的枪声。
陈广忠所在的7旅是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式军旅,常有外军参观。是夜,长官告诉他们,那是日本人搞演习。结果炮弹就落进大营了,有人伤亡了。长官还是喊“原地待命”。动作快的去拿枪,床上床下那些手无寸铁的人,衣服没穿上就被冲进大营的日军打死了。服从命令的军官还在原地“挺着死”,结果死的死,俘的俘,还有被部下架出去的。
仓库里轻重机枪、步枪、火炮、坦克,都整齐地摆放着,没一支一门射击过。
陈广忠说:“东北军算是把脸丢裤裆里了。”
在找到陈广忠之前,所有资料、电文只能告诉张正隆,那一夜,张学良正在北平前门外中和戏院,带着于凤至和赵四小姐,听梅兰芳表演的《宇宙锋》。他到北平还带着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兼黑龙江省主席万福麟。
另一位东北边防军副司令长官兼吉林省主席张作相,正在锦州老家服丧。奉天坐镇的东北边防军参谋长、代司令长官荣臻,前一天为父做寿,“九・一八”当晚在家应酬。
当晚在职位上的辽宁省主席臧式毅、东北特区(哈尔滨)行政长官张景惠,事变之后即当了汉奸。
活着的陈广忠,把故纸堆旧电文中的“九・一八”之夜,变成了战场。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