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食物,饿死的人比战死的人多,人吃人的事也发生过。张正隆找到一位风烛残年的老战士,他什么都不愿意说,而知道他的一些老兄弟,全向张正隆指证:他吃过人,就是他吃过人。张正隆说,不吃,他当时就过不去(生死关);吃了,他一辈子都过不去了(良心谴责)。
本文摘自:《看历史》2011年11月号,作者:杨东晓,原题:《张正隆:在雪野中寻找历史》
张正隆
1947年生于辽宁本溪县草河口镇,中国人民解放军作家,中共党员。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他走访大半个中国、近千位抗日老战士,是为数不多的“用腿写作的人”。1989年出版《雪白血红》,作为“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之一,在军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2008年出版《枪杆子1949》,记述东北野战军从东北入关南下一直解放海南岛征战历程。2011年其20年心血之作《雪冷血热》出版,本书以纪实体真实、生动地还原了1931年“国耻日”至1945年“终战日”之间发生在东北抗日战场上的各种历史细节,再现了14年抗日征程残酷至极的自然环境,暴烈至极的日军罪行,以及军民沸腾至极的反抗之志。
张正隆仿佛给自己下一个结论:“历史深处,颠覆性的东西太多了,历史里头都是新闻!我就留在历史里不回来了……历史它有那种魅力,我就像是跟它谈恋爱。”
22年岁那年,张正隆正和他的同龄人一样,被时代的大潮裹挟着,在乡下插队。不同于其他知青的是,他在本溪县小市公社插队时经常写关于知青生活的通讯稿。这一特长被县革委会发现了。1968年,21岁的张正隆被抽调到县革委报道组专门写报道。
“那时候能写啥?写抓革命促生产、文化大革命怎么好啊、写农业学大寨呗!”,但他自己最喜欢写的还是知青文学。在县革委写了半年,反映抓革命促生产的通讯就在新华社上了6篇。
6篇新华社通讯对于这个县城,不是一件小事;对于张正隆本人,更是得到了人生的下一个机遇。当地驻军看上了他,把他调入某军直属炮团政治处报道组。从1969年起,铁路工人的儿子张正隆,在务过农、当过通讯员之后又成为一名军人。根正苗红、专业特长突出。张正隆从战士升为排长、新闻干事、宣传干事。这些报道都是写军队中涌现出的活雷锋、战斗英雄。张正隆的第一本个人文集《爱,你就是太阳》,正是选编了他从1970年代到1980年代,以军人为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
1984年,张正隆正在北京的《解放军文艺》改稿子,总政要派创作人员到中越边境正在打仗的法卡山进行报道,问他去不去。他跟沈阳军区请假时特意说“不要让家属知道”,他怕家人知道他上了前线会担心。
1987年,总政组织出版一套《中国革命斗争报告文学丛书》。张正隆的工作,是完成其中的“辽沈战役”这部分,就是后来著名的《雪白血红》。而正是这一本书,不但改变了他认识历史的方式,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实事求是
接到写作任务后,张正隆集中一年时间,采访了上百位辽沈战役的亲历者,做了一百多万字的采访笔记,但是到写的时候,他为难了。他采访得来的内容,完全不同于他此前所知道的这段摧枯拉朽所向无敌的革命战争史。“战争太残酷了啊”,《雪白血红》出版22年后的今天,提到这段历史,张正隆还是会压低声音、身子前倾,仿佛在说一个秘密。
不仅是残酷,使张正隆为难的还有,他的上百个采访对象多多少少地都与“四野”有工作关系,他所查阅的资料,涉及大量林彪与以毛泽东为主的中共中央之间的电文,都是当时从未披露过的。张正隆说,“我写《雪白血红》的时候,查看资料,采访,发现了许多从不知道的历史”
“这么写,会不会打棍子?我岳父是农民,他就告诉我,不能这么写”,张正隆说。
怎么写?
那是一个正在讲“透明度”的年代。
张正隆碰到问题时,就跟解放军出版社联系,解放军出版社的回复很明确:“实事求是”。
“这是总政下的任务,我觉得是有国家支撑的,所以就敢写。”张正隆没有回避林彪是辽沈战役中主角的事实,没有回避国民党抗日,他说国民党纪律还挺好,能打。
但是在那样的大气候下,有“透明度”三个字和解放军出版社“实事求是”的要求在,他还是写了。
1989年9月出版的《雪白血红》,一下子震动了出版界、成为畅销书,但仅仅半年后,到了1990年3月,就有人告状,说这本书美化国民党、丑化共产党。书不让卖了,对于张正隆的影响是,后来他出的书,内容审查得更严了。
现在,问起他当时害怕不害怕,张正隆一点都不回避,能不害怕么?“当时我才43岁,还想进步呢。”
然而这番周折之后,张正隆仿佛给自己下一个结论:“历史深处,颠覆性的东西太多了,历史里头都是新闻!我就留在历史里不回来了”。看到那些历史的真相,他说“也害怕呀,但历史它有那种魅力,我就像是跟它谈恋爱。”
张正隆说自己个儿不高,上阳台晒个衣服还得踮踮脚,但他是个有血性的东北男人,寻找历史的真相,就是他的目标。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