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标题)“那是中国人的灵魂没有得到安息”
在缅甸密支那,当地居民多比由说,在她家的后院,曾挖出许多白骨和子弹。这里曾是中国远征军14师阵亡将士的墓地。
在密支那,至少有三个驻印军的墓地,分别是第14师、新30师、第50师。
我第一次去的密支那三英里的墓地,就是新30师阵亡将士的墓地,这里有很大一部分被密支那第二中学占据,校园的门卫同样说,以前建学校时,发现很多尸骨。今年3月,我再一次去这里时发现,原先荒芜的那片空地,已盖起了新房子,主人明确地说,在挖地基时,就挖出了许多尸骨。今年9月份迎接回国的19具遗骸,就有10具是在这里找到的。
密支那的另一个墓地位于恩仁区第五组,这里的住户多比由说,即使是现在,周围的住户修建房子里还能挖出尸骨,“以前的话更多,除过尸骨,还有炮弹,药瓶,注射器,有些尸骨,手里还握着刺刀,尸骨一碰就碎了。”
“下雨的时候,这里经常能听到打仗的声音,能听到很多人在喊,还有枪炮的声音。”多比由激动地说。多比由的多个邻居,也都提到同样的说法,“那是你们中国人,他们的灵魂没有得到安息,你们应该把他们迁走安葬,或者请和尚为他们念经。”
那是一场发生在雨季的战争。
有很多年长的华侨,还清楚地记得第50师阵亡将士纪念碑上师长潘裕昆的题词:壮气冠河山,青史长留忠勇迹;英魂昭日月,黄土难埋敌忾心。
第50师的墓地所在地,现在已经是密支那第二小学,校长是一个缅族中年妇女,名叫海开努,她告诉我,她是1990年到这个学校,盖一个小房子时,发现了很多的尸骨,后来学校的学生就经常因各种意外受伤,北面的高埂上,经常会有汽车翻下来,她认为是惊动了亡灵,就请和尚来念经,之后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了。
密支那的老兵李光钿就居住在第二小学旁边,几年前在后院里种菜时,就挖出过骨头和子弹。
自从在院子里挖出过骨头后,李光钿把菜园子改成了花园,种了满园的玫瑰,五颜六色。
(小标题)“二战时,中国胜利了,但在战后,日本是胜利国”
日本人在缅甸修建的慰灵碑。
在缅甸,和毁掉的中国远征军墓地形成对比的是,日本人在这里修建了无数的纪念碑和慰灵塔。
密支那有一个著名的“招魂之碑”,修建于一个卧佛寺里。这个寺庙由日本人捐建,在缅甸这个佛教国家,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式。“招魂之碑”碑文上说,在密支那,3400名士兵像樱花凋落那样英勇地战死了,水上源藏少将自杀,他的名字将永远活在历史之中,“战争虽然失败了,我们将永远铭记日本军人为国家所作出的牺牲……”
而“招魂之碑”,碑体上使用的石头总数正好3400块,与碑文中提到的日军在密支那阵亡人数相同。
这种“煞费苦心”的纪念,在缅甸还有很多。在实皆省的自敢山上,在日本人捐建的一个佛像手中,端着一个牌位,我用长焦拉近了看,上面竟然写着“独立辎重兵第二联队战殁者之灵”。而在另一个巨大的佛塔底部,密密麻麻地刻着每一个阵亡者的名字。
在自敢山上,我们还发现一个碑,上面写着“台湾同胞战殁英灵纪念碑”。二战时,时被日本殖民的台湾,有许多人从军。看着这个碑,我们内心五味杂陈。
在密支那的一个十字路口,有一个日本人修建的慰灵塔,塔顶上的钟表是来自日本的西铁城。
居住在十字路口东南角的华侨陈国胜说,大约20年前,有几个日本和尚找到他的母亲,说是准备在路口修建一个塔,但他们家门口三棵高大的椰子树挡了风水,希望能砍掉,作为交换,对方给了一台照相机和一台录音机。没想到,等修好后,才发现是一个慰灵塔,“母亲至今还很内疚。”
慰灵塔修好后,陈国胜每年都会看到有大批的日本人来这里鞠公开。后来,他又重新在家门口种了三棵树。
看着日本人一批一批地在家门口祭祀亡灵,陈国胜心里时常会有些酸酸的味道。
这种醋酸的味道,在我们重返缅甸的过程中,不时会涌上心头。
在仰光,专门有一个日本人墓地,里面修建了无数的纪念碑,其中在骑兵第55联队的纪念碑旁边,立了一个小的马魂碑。为死去的战马立碑,在自敢山上也有,有一个碑文里,有纪念763头军马字样。
其实在仰光的日本人墓地,更让我感到酸酸的是,这里不时会看到背着双肩包的日本青年,一脸虔诚。
在重返缅甸战场的过程中,入住宾馆时,我总会问宾馆老板一个问题,虽然我知道答案。“你们这里入住的外国人,哪个国家的最多?”“日本人和中国人。”几乎每次,不等我再问,宾馆老板都会补充说,“日本人是来祭祀老兵的,中国人是来做生意的。”
“二战时,中国胜利了,但在战后,日本是胜利国。”居住在密支那的老兵杨子臣多次给我感叹。
杨子臣近年来一直牵头呼吁重修中国远征军墓地,但一直没有结果。今年3月27日,杨子臣最终抱憾而去。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