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环球军事

美军称中朝代表登上美军航母观察军演过程(组图)

www.sinoca.com 2010-12-02  环球时报


华盛顿号航母内部

  据美国海军官方网站11月30日消息,来自“中立国监督委员会”(NNSC)的4名成员于11月29日登上美国“乔治・华盛顿”号航母,观看11月28日开始的韩美联合军事演习。

  报道称,中立国监督委员会的4名成员是代表联合国朝鲜停战委员会(UNCMAC)登上美航母。此行的目的是观看韩美联合军演。此外,另有20多名韩国海军登上“乔治・华盛顿”号,与美方官员共同执行军演训练。

  另据台湾“中央社”的报道,中立国监督委员会的4名成员中,两人分别来自中国和朝鲜。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表示,包括中国、朝鲜等4名中立国监督委员会成员,已登上航空母舰观察美韩军演。

  中立国监督委员会是在韩战结束后,根据停战协议设立的监督委员会,成员共4名,其中2人由驻韩国联合国盟军指挥部担任,另外两人则分别由朝鲜人民军与中国军方出任。

  四人在11月29日登上华盛顿号进行为期4天的观察。此外,还有超过20名韩国海军军官登上这艘航空母舰,与美军并肩演习。

  美韩联合军演周三进入尾声,韩联社报导,两军会在最后一天对黄海舰艇进行运输军需物资及护送航舰的演练。而在接近朝鲜的白翎岛及延坪岛,韩军继续高度戒备。

  韩国合同参谋本部的消息人士透露,最终日的演习包括机动军输演练和护送华盛顿号航空母舰的作战演练,周三下午将结束全部演习。

  机动军输演练,是指向参与战事的舰艇运输粮食、弹药和燃料等补给品的训练。

  韩国军方指出,对於朝鲜在演习后可能会进行的军事挑衅行为,将会继续维持第二阶段的防御状态,不会因为军演结束而松懈。

  驻扎白翎岛的韩国海军陆战队也表示,为防朝鲜进一步挑衅,会继续维持高度的备战状态。海军陆战队第6旅团负责人指,岛上全部兵力已进入备战态势,敌军一旦出现挑衅迹象,将可以立即进行应对。

  至于曾被炮击的延坪岛,仍然弥漫着紧张气氛。海军原计划周二在岛上进行炮击训练,训练一度取消,军方重又表示会在适当时间进行训练。居民担心,朝鲜会以此作为藉口,再次来犯。

  注释:实际上,这是一个美国军方传播机构和各国媒体的多重误会和误译。这就是美国海军刊出的照片,中立国监督委员会11月29日登上“华盛顿”号航母视察。

  但只有左二的瑞士代表和右二的瑞典代表算是“中立国监督委员会”的成员。左一的法国军官和右一的韩国军官是美国邀请的。中间的那位是美国飞行员。

  根本没有所谓的中国和朝鲜代表,连代表中国和朝鲜的中立国代表都没有。

  《朝鲜停战协定》规定成立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由四名高级军官组成,其中两名来自由朝鲜与中国提名的中立国,即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两名由“联合国军”所提名的中立国,即瑞典与瑞士指派。

  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任务是定义在停战41条和内容如下:“该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使命是履行监督、观察、检查和调查职能,并将这种监督、观察、检查和调查的结果报告军事停战委员会。”

  中立国监察委员会一直履行居间观察的职责,直至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中韩建交、朝鲜开始谋求拥有核武器,1994年5月,朝鲜便单方面宣布停战协定失效,并设立“朝鲜人民军板门店代表部”取代中朝方停战委员会,要求中国志愿军代表团离境;并驱逐了中立国监督委员会的波兰与捷克代表(此时波捷已经从“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变成资本主义民主国家),使停战机制名存实亡。

  但美韩仍坚持另一半的中立国监察委员会,即瑞士和瑞典代表组成。现在,瑞士和瑞典代表各有5名军官驻扎韩国特别是板门店。

  所以:中立国监察委员会早已名存实亡,在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过中朝人员;哪怕由中朝提名的波兰与捷克,也已被迫退出该委员会,即使此次有波捷军官被邀请,也谈不上代表中朝的身份。而在照片中也看不到中朝或波捷代表的身影。

  这个消息是不确切的乃至虚假的,美军太平洋司令部散发这一消息的动机成疑。

瑞典代表仍坚持佩戴“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袖标

  “中立国监察委员会”的标志,由四个参与国波兰(上红色)、捷克(下蓝色)、瑞典(左白色)与瑞士(右黄色)的国旗代表色组成。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军演最后一天:美称黄海为公海 航母军演拟成常态
下一篇:美参谋长:朝鲜危机时就更需中美军事对话(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