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港台

史料:溃逃到台湾初期国民党高层人事纠纷几桩个案

www.sinoca.com 2011-05-28  危急存亡之秋



  二、吴国桢取代陈诚省主席一职的前前后后

  陈诚将省主席职务让出给吴国桢一事,起因于美国方面的一个动作。1949年11月初,曾任美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忽然电约时任台湾当局国防部次长的郑介民赴美一行,台湾方面对此邀请寄望甚殷。郑介民应约赴美,归时带回一份重要文件,即美国海军上将白吉尔与郑介民的谈话记录,时间为1949年11月17日下午3时半,担任记录与翻译的为国民党政府驻美武官皮宗敢。其中最重要之点为,台湾如果对省政府进行改组,让吴国桢出任省主席,则美国将承诺恢复对台援助。

  以下为白吉尔对郑介民谈话记录的相关部分:

  关于防御台湾――我人(白氏自称,以下同)有以下之拟议:

  (一)希望中国做到者,为改革台湾政治……希望台湾政府能代表各阶层各党派之利益,而非国民党一党专政……吾人认为陈诚将军之行政尚未成功,吴国桢先生在渝市及沪市之成就甚佳,美方认为彼为主持台政之理想人选……若吴氏主持台政,应给予彼完全之权力,以任用良好之干部……

  (二)以上建议若能获得委员长之批准及支持,则美政府可以进行以下各事:

  甲、派遣经济顾问团来台,协助台湾当局,计划办理工业、财政、商务、农业、行政诸事务,人数以不超过三十人为限。

  乙、派遣非现役之军官,每军别约二十人及三十人来台,协助台湾海陆空军,策划办理补给计划、军队行政与训练诸项业务。但彼等不参加第一线作战指挥……

  丙、物资方面

  (A)陆军供给台湾孙立人部防卫军六个师之装备。

  (B)海军供给海军巡逻舰十六艘。

  (C)空军供给必要之零件材料及修理设备。

  (D)供给少数之雷达站及军用通讯器材……

  本人所以告知阁下者,即欲阁下转达蒋委员长可以于此时向美政府提出类似以上之请求。以上拟议系美国社会知名之士向本人及其他军政负责人所提出,而由我辈向美国当局提出。当局对此已作极友善及极感兴趣之考虑。若再由蒋委员长向当局提出类似之请求,必可收取相当成果。《陈诚先生回忆录――建设台湾》(上),台北“国史馆”,2005年,84-85页。《顾维钧回忆录》则称这次会谈的时间是11月19日,所记白吉尔谈话内容大致相同,惟个别细节有出入:援助海军的军舰是12艘而非16艘,并提到援助的先决条件之一是“任命一位新的台湾省主席,替换已经证明为不适应局势的陈诚,人选最好是吴国桢……要给新的省主席以充分的权力”。(《顾维钧回忆录》,第7册,中华书局,1988年,530-531页)否定陈诚的意思更明显。

  对于当时惶惶不可终日,且将美国视为唯一救命稻草的蒋政权而言,读这段时间的《徐永昌日记》可以感受到,当时退台的国民党高级军政人员对台湾到底能否守住十分关心,且大多抱悲观态度。1950年1月2日,徐晚饭后访行政院院长阎锡山,“询其对保守台湾有无把握,谓,毫无。余以为应提供一守台必须之办法请蒋先生执行,不行即辞职,毋恋栈,自败而败国。渠以为应先提辞呈,不准时再提计划。答以更好。”(《徐永昌日记》手稿本,第10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年,1 页,1950年1月2日)“美国劝告台湾美侨速撤离台湾。”(7日)白崇禧对徐永昌谈及李宗仁“谓渠极不赞成其出国之举,询余李应如何是好。答以最好开诚团结,归做副总统,不然只有待万一台湾失败,期做将来之戴高乐。”(13日)白吉尔开出的这个条件确实是很有诱惑力的。12月初,郑介民返台,将此上呈时在成都的蒋介石,蒋让王世杰与陈诚先行商议。陈诚表示,就他个人及整个大局而言,他可以让出省主席一职,因为当前“财政上的负担确是很重,开源节流,均极困难,尤其是要完成反共抗俄大业,势非争取国际同情不可。如美国确能改变态度,对我援助,则凡美方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应加以考虑,而予以接受。绝不可为了我个人的进退,而关闭了中美合作之门。”〔14〕

  蒋自成都返台后,与陈商量,为不失去这一机会,又避免万一“上当”太失脸面,省主席一职还是陈诚担任,而由吴国桢以省府秘书长的地位代理主席职务,实际上负责处理省政。但次日蒋找王世杰、吴国桢谈话时,吴拒绝接受。蒋又找陈诚谈,陈“坚决表示愿意将台省主席职务完全辞去,以便吴氏可以单独负责。但总统始终迟疑,又接着连说:‘太冒险,太冒险。’商谈至此,遂算大致达到决定阶段,即准我辞去台省主席,而由吴国桢接充。不过总统对于财政方面还是很不放心,对于财政厅长一职,不主张遽易新人……但吴氏因为预谋已久,故即此亦不惜以去就力争。我也向总统建议,吴氏既不信任严家淦,以后恐难合作,不如由吴氏另找替人”。〔15〕于是12月15日正式公布了这一改组方案,21日履行了新旧交接仪式。

  吴国桢上任后,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请美国兑现承诺。他会晤美国驻台总领事阿德格,托他转达美政府:台湾省政已依照美方意旨改组,希望美方履行诺言,从速援助。阿德格转电美国务院请示,美国务院“不独没有正面答复,且于23日秘密通令驻外各使领馆人员不得过问台湾内政”。 1950年1月5日,美总统及国务卿相继发表声明,强调对华政策并无变更,没有考虑对台军援。“一时外电纷传,人心惶恐,恍如大祸即将临头,岌岌不可终日。”〔16〕

  为探明真相,当局乃电驻美“大使”顾维钧,令其就近探明具复。顾维钧将此意向美国务院主管外次提出后,美外次答称,所云已办各项改革“皆贵国当局应作之事。昨闻新任吴省长告美副武官谓美政府所希望各项新政,均已照办云云,不无误会。美政府之关注,只在贵国自动改善一切,俾于保卫台湾……并无其他意见云云。彼又询台湾军事方面有何改革,归谁统辖,闻海陆空司令各自行动,征用人民房屋物品,骚扰居民,省长无权过问,而孙立人将军拥虚名而无实权,故亦无法控制。长此以往,仍难望所办之改革发生效验。吴省长前任极困难之上海市长,成绩甚佳,但亦因受军事当局之牵制,不能尽量发挥其能力。此次当予以宽大职权”。〔17〕

  按照顾维钧的回忆,顾维钧见美外次,即“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巴特沃思”是在12月23 日下午。顾的回忆录所载相关内容比电报详细,但意思基本相同,其中关键的一段是:“吴国桢在同美国驻台湾助理武官谈话时曾说,美国政府期待中国进行的一切改革都已经办了。他(巴特沃思)不理解这一点,因为美国政府从未建议中国政府应采取的具体步骤。它所感到关切的是中国政府应该为台湾人民谋幸福,以保证他们的忠诚,从而巩固台湾抵御共产党入侵的防务。”〔18〕见国务院的人这样说,12月27日,顾维钧又让皮宗敢去找白吉尔,白吉尔反问他,为什么孙立人将军没有充分的实权,并且还有比他职位高的人干预他的工作,也即台湾的政治调整并没有真正到位。1950年1月1日,美国各报登载了一条“显然来自” 国务院方面的电讯,大意是杜鲁门总统不会改变其对中国和台湾的政策;他已裁决不派美国军队占领台湾;在向台湾提供一些政治和经济援助的同时,将不给予军事援助,但不会反对国民党政府雇用非官方顾问来帮助台湾。1月4日下午,在皮宗敢为白吉尔夫妇举行的鸡尾酒会上,白吉尔说,他在提出援华问题上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是由于这个问题已成为一个政治问题,他决定不再介入,以免在同政府的关系中陷于尴尬地位,并暗示障碍在于国务院的反对。〔19〕
  实际上,白吉尔的建议仅代表军方部分人的意见,包括国防部部长约翰逊等人。军方的意见并不能左右政府,而以国务卿艾奇逊为首的国务院、杜鲁门总统以及前国务卿马歇尔等人对蒋介石仍十分反感,并未改变不在军事上援助台湾的政策。他们乐于见到蒋介石、陈诚等强人将权力转移到他们认为较为优秀、开明、清廉的吴国桢、孙立人等人手中,这一点与军方部分将领的意见接近,但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同点在于:并没有以此作为交换条件恢复对国民党军援的考虑。而且,美国政府一方面根本不承认有所谓承诺,二是包括军方在内对台湾当局政治调整的力度仍不满意,要求继续扩大他们所看好的吴国桢、孙立人的权限,极而言之,是最好能取代蒋介石的地位,以促使台湾政权进一步驶向符合美国人价值观的、也更符合美国战略利益的轨道。这是一个如意算盘,但其实也是对中国独裁政治本质的认识终究还存在着隔膜的表现。

  据美国有关情报机构1949年9月间的判断,陈诚是效忠蒋的,孙立人并不盲目效忠:“福摩萨有大约50万人的军队,包括6 万人的战斗部队。孙立人是一位能干的将军,并不盲目追随蒋介石,他现在是福摩萨战斗部队的总司令。毫无疑问忠于蒋的台湾省主席陈诚,仍然控制着军事物资的供应,陈孙之间缺少合作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甚至孙立人也不能从福摩萨的贮备中获取足够的物资供应。”〔20〕美国人制作了一份国民党残余武装情况表,其中“效忠对象”一栏,陈诚、胡宗南、张群是“蒋介石”,白崇禧是“李宗仁”,马步芳、马鸿逵是“自己”,卢汉、薛岳、余汉谋是“不确定”。〔21〕建立于这种判断之上,明确说陈不合适,让陈下来,要吴、孙上去的美国人,意图究竟何在呢?他们对蒋的再生能力,对蒋在台改革,从而稳定台湾局势,抵御共产党攻击的能力毫无信心,而急于要培植一种能制衡,甚至取代蒋的力量,以防止台湾落入共产党手中,并被苏联所利用,对他们在远东以致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利益构成威胁。

  陈诚让出省主席一职,及蒋介石同意此事,并不是因为吴国桢比陈诚更合适,而仅是出于一种权宜之计,是为了让美国愿意向台湾提供援助。这种安排,本来就说明吴国桢缺乏像陈诚一样的权力基础。吴国桢在实力、权位、资望等许多方面都逊于陈诚,虽然在外有美国人撑腰,在内却应当算是一个相对弱势的省主席。但吴却做得非常强势和张扬,在1950年3月初蒋拟任用陈诚出任行政院院长的问题上,吴国桢竟以辞职来要挟,“吴国桢以辞修出掌行政院,其心不安,坚求辞职”。在陈“组阁”过程中,吴国桢坚持不合作态度,蒋介石再三规劝,有意让其担任副院长兼省主席,吴仍“坚执不允”。蒋又邀吴国桢夫妇聚餐,宋美龄也出面调解,“劝告其强勉忍耐,与陈合作”。3月11日,蒋陈最终确定名单后,吴国桢又突然“以财政部长不能与其省府合作,要求其自兼部长相胁”。“余以名单已定,而且已提常会,不能改动告之,而彼仍要求不置,美使馆也间接表示支持国桢,心滋不怿,最后仍照原定名单提案通过,不管美国之态度如何也”。(参见陈红民、赵兴胜等《蒋介石的后半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29-32页。引号中内容为蒋介石1950年2月22日、3 月4日、3月11日日记)此处的“财政部长”是严家淦,即吴国桢数月前非要从省财政厅厅长任上拿下者。美国政府明确其拒绝对台军援的立场已近三个月了,吴国桢的分量并不像此前所传的那样重,用了吴,美援也没有来,不事事迁就吴,美国又能怎样呢?这是蒋介石“不管”的理由。其实,白吉尔“神话”落空之后,蒋介石这样对吴,已算够客气的了。这时,陈诚辞了省主席,摇身一变,成了行政院院长,恐怕也反映了这种微妙的变化,可惜吴氏不察,还沉醉于有美国人撑腰的幻想中。这样,蒋吴决裂是迟早的事。果然,半年之后,朝鲜战争爆发,虽然还不是国民党人所迫切期待的第三次世界大战,但已经足够刺激美国人的神经,原来似乎遥不可及的美援应声而至,蒋介石不必再为乞求美援而必须用谁、不用谁了。这样一来,本来蒋也很欣赏,但经过美国人一闹变得好像是美国人硬塞给蒋,甚至要以之压蒋的吴国桢、孙立人等人,在台湾政坛还能有什么好的结局吗?

  1949年12月是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台湾最关键的转折点,在这个时候,蒋介石能够接受一个并非正式的美方提议,不惜将精心策划的退守台湾最为重要的人事布局之一加以更改,反映出其对美援的寄望与依赖之殷,也凸显了吴国桢出任此职所肩负的重任。如果美援因吴的出任如期而至,自然皆大欢喜,然而美援并未因此而来,吴却与当时台湾的主流政治游戏规则背道而驰,与当时台湾政坛最核心的蒋介石、陈诚、蒋经国均有分歧,当利用他以钓来美援的作用基本失去时,吴的政治行情必然会低于他获得省主席职位以前,甚至更糟糕得多,正如我们后来所看到的那样。据吴国桢回忆,陈诚在出任行政院院长之前的一次总理纪念周上,就“公开指责我用欺诈手段猎取省主席一职。按他的说法,我在美国掀起了对我的个人宣传,并骗使中央政府任命我为省主席,借口说任命之后美援就来。他这么说,我当然怒不可遏”。“从那以后,尽管他是行政院长,但由于大部分权力都集中在省政府,所以不管我制定什么计划,我就自行其是,不同他商量。”《吴国桢口述回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31页。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台居民抗议拆迁 屋顶插满五星红旗痛批司法(组图)
下一篇:台湾学生性行为调查:女生6类性行为表现突飞猛进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