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超级富二代给中国一件礼物 影响中国100年(组图)

www.sinoca.com 2016-10-08  华人生活


  他们费了不少周折,收购了豫王府的旧址,面积达六十余亩,计划建筑十四座新楼。并邀请设计过哈佛医学院的著名建筑师柯立芝,主持规划协和医学院的建筑工作。

  这位在美国声名赫赫的建筑师,第一眼看到“豫王府”,便被中国建筑的壮丽所倾倒,他决心修改自己原先的设计稿,打造一座“中西合璧的,有着宫殿式外观的校园和医院群建筑”。

  在外观上,柯立芝保留了许多如“拱顶”和“琉璃瓦”这样的中国元素,而建筑内部,则是一水儿当时最为考究的西式设备,连水汀管、门锁、抽水马桶都是从美国运来的。

  这样的考究和设计带来的花销是惊人的。协和医学院的建筑预算本只有100万美元。到1919年底,建设学校的所有费用竟已达到750万美元。

  小洛对设计中的中式建筑细节有着强烈的兴趣,他坚持要求柯立芝要“不惜一切代价”地完成。

  1921年,协和医学院落成,小洛乘坐轮船海上航行了一个多月,从美国赶来出席开幕典礼。中美两国政界、科学界、教育界要人齐聚,时任总统徐世昌派来颜惠庆代表其发表演说。

  开幕典礼成为北京传诵一时的文化大事件,当时任教于北大的胡适,在日记中提到协和医学院的典礼:“自有北京以来,不曾有这样一个庄严仪式。”

  1921年,协和医学院盛大的开幕仪式

  如果说协和医学院的建筑只是形式,那么协和医学院的教育,则实实在在地践行着更为严苛的高标准。

  为保证生源质量,协和规定,正式入学前需先读三年预科,这一要求比同时期的美国还多一年。

  协和的医预科不仅时间长,范围也广,从自然科学、英语,到看似与医学无关的人文科学,都被包括进来。

  而且,这些预科课程还被安排进综合性大学。由于协和医学院的高标准,当时的中国,没有一所综合性大学能够达到协和期望的医预科水平。为此,洛克菲勒基金会拨款资助燕京大学等13所综合性大学,提高教学水平,并整整持续八年。

  协和的医学预科生,必须用三年的时间,坐在燕京大学的课堂里,听梁启超的弟弟梁启雄讲《史记》,听聂崇岐讲《中国通史》,听沈乃璋讲《普通心理学》,听赵承信讲《社会学基础》。

  协和如此重视人文科学,是因为它认为培养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人文科学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

  在结束医预科学习后,学生并不能直接升入协和医学院本部,而需要通过入学考试,并参考预科时的各门成绩和老师的推荐语。

  协和毕业生张之南回忆,当年考试过关后,“还要经过很特殊的面试,教授请考生到家吃饭,边吃边谈,谈家庭、志向、对一些社会问题的看法等,一律用英语对答。在此过程中,了解考生的举止、言谈、表达和英语会话能力。”

  最终能够升入协和医学院的只是少数。毕业于协和、日后成为中国著名泌尿外科专家的吴阶平说,“1933年我考入燕大医预科,全班共有52名同学,到1936年考协和时,却只有15人被录取。”

  考入协和医学院本部后,等待学生的是更为艰苦的征途。

  吴阶平形象地描绘了自己经历过的协和一年级医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早8点从宿舍到学校,12点过后才下课,赶回宿舍午餐,午休不超过半小时,又赶到学校,下午2点开始实验课。

  虽规定5点结束,有时却拖得很晚。记得有一次,直到午夜1点做出实验结果才罢手。

  一般情况下,6点晚餐,然后到图书馆自习,晚10点图书馆闭馆,回到宿舍继续学习到12点以后才能休息。

  考试前更是紧张,有的同学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地复习功课。”

  由于学习过分紧张,学生的健康状况普遍下降,还有一些学生得了结核病。学校方面为此提高了伙食标准,并补贴了伙食费。

  如此这般的用功背后,是协和残酷的逐级淘汰制。

  老协和流传的说法是:“一门不及格必须补考,两门不及格要留级,三门不及格就要扫地出门”。

  而这里的及格线,不是六十分,是七十五分。

  吴阶平回忆:“我们上一班读完一年级后,因学习成绩不合格离校的有4人,留级的有4人。”

  严苛的高标准教育,终于没有辜负小洛寄予的期望。

  协和,成为中国最早、最现代化的医学院和医院。

  教学上,培养了如林巧稚、吴阶平、诸福堂等一批顶尖名医,

  为日后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种子和骨干。

  科研方面亦成绩斐然,比如从中药大黄中成功提炼麻黄素,成为研究中草药成功的典范,此外还有对中国常见寄生虫病、黑热病和斑疹伤寒的研究等。

  这一时期,协和成为了亚洲医学和研究方法的最高标准,对日本和印度的高等医学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最重要的是,它使中国的西医从高起点出发,而不是跟着一些单以治病为目的的教会医院缓慢前进。

  当协和医学院运行达到成熟以后,洛克菲勒基金会将对华资助的重心转向了乡村建设,从金字塔尖端的精英,走向了中国最需要帮助的广大乡村。

  协和医学院学生外出实习照

  1951年,中国解放后第三个年头,协和医学院收归国有。至此,洛克菲勒基金会不得不停止了最后一笔拨款。负责建造和运营协和医学院的机构也被迫离开中国。

  心情沮丧的小洛写信给朋友说,对协和医学院脱离洛克菲勒基金会表示遗憾,但他希望这所学校将继续执行它的使命,

  “我们不应认为这所学校的用武之地提前终止了,其实不过是换了一种管理而已……让我们希望、祈祷和相信,所有的一切必将有最完美的结果。”

  小洛的这些话,有聊以自慰成份,但其实也是正确的,如今,协和医院依然是中国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存在,它源源不断地发挥作用,一直到今天……

  只不过它背后的创者,随着年代的久远,已没有太多人知道,但对于一个深深迷恋中国文化的慈善家来说,虚名早已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日媒向26家投行提问中国楼市 他们都提到一关键词
下一篇:“杀熟”骗局 “华尔街之狼”法庭上哽咽着认罪…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