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内向的理工男张小龙,一手缔造了全球最大的移动社交软件——活跃用户6.97亿的微信,他称微信源于自己大学时代失败的社交经历。
微信之前,张小龙曾是"天才程序员"和无业游民。一度吃不起饭的他长期困惑于技术与金钱的关系,至今对商业化心存抵触。但他的微信,被估值超过5000亿元。
平淡的学生时代
张小龙1969年出生在湖南邵阳,18岁考入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在校期间,他个性沉闷、不修边幅,白天踩着拖鞋出门,晚上和室友守着酒精炉,边煮泡面边打"双升"。闲暇时,张小龙喜欢到宿舍外的池塘边钓虾,或者看录像、踢足球。总之,在老师和同学眼中,大学时代的张小龙和周围人一样,远谈不上传奇人物。
唯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天资聪颖,学什么都快。同学回忆称,张小龙无论玩什么,只要稍加练习,都能达到高手水平。他喜欢围棋、台球、保龄球和电脑游戏,和他打台球的人,大多数时候只能抱着球杆,在场边干坐着,等待他失误。念研究生时,张小龙被分到微波专业,但他更喜欢软件开发,一度因此心情烦闷。一个同学对他说:你不喜欢还搞什么,去做你喜欢的。在其鼓动下,张小龙将全部精力放在了当时刚有第一个完整标准的C语言上。一开始,他只能写写画图之类的小程序,但却深陷一行行代码中不亦乐乎。每天一起床,他就骑车赶到珞珈山上的实验室,在386电脑前一坐就到夜里12点。如此摸索了2年后,他在OPP、数据结构等方面达到了较高水平。
失落的技术天才
1994年秋,25岁的张小龙研究生毕业,因为不喜欢沉闷、死板的氛围,他放弃了到国家电信机关工作的机会。彼时,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张小龙斗志昂扬地前往广州,投身互联网大潮。他先后任职于两家公司,负责程序开发。尽管干得不错,但因不愿充当大公司里面一枚小小的齿轮,并对按部就班的生活感到厌倦,这个不善言辞的年轻人开始一边上班,一边把兴趣转移到悄悄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之上。思来想去后,他决定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软件。白天上班,他只能晚上写程序。华灯初上,张小龙就把自己"锁"在屋里,一边抽烟一边敲击键盘,直到夜色深深。他像个孤独的艺术家,精心雕琢着自己的作品。有时候,仅仅为了将程序变小几百个字节,就要花上一整晚的时间。经过几个月的奋战,1997年1月,张小龙终于完成自己的作品——一款名为Foxmail的邮箱软件。相较当时的邮件系统,Foxmail轻便灵活、运行稳定。张小龙没什么财富的企图心,他决定将这款软件完全免费推向市场,供大家随便使用。Foxmail一经推出便获得巨大成功,迅速斩获200万用户,被评为五星级软件。
▲Foxmail界面
Foxmail上线后,张小龙每天会收到几十封邮件,点赞的、提意见的,他都一一回复,成千上万的关注者让这名曾经的小程序员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经此一役,张小龙也声名鹊起,成为继求伯君、王江民之后新一代技术精英。然而,这种快乐没能延续多久,张小龙很快发现自己被繁琐的维护工作捆住了手脚。软件完成后需要一点点完善,这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兴趣也因此消磨殆尽。这让张小龙陷入了迷惘,一边是压抑的工作,一边是疲于应对的爱好。思考了很久后,他决定辞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但Foxmail令其荣誉加身,却不能为他贡献一分钱。张小龙觉得自己是自由职业者,别人却认为他是无业游民。《人民日报》的记者曾撰文报道张小龙,并担心做免费软件的他"会不会饿死",称他是互联网大潮涌动下的悲剧人物。最困难时,张小龙甚至想将软件送给朋友管理,自己去美国打工。因为在大洋彼岸,免费软件的开发者可以靠广告和赞助养活自己。如此挣扎了数年后,张小龙的命运突然发生了反转。2001年4月,博大公司宣布以1200万元收购Foxmail,并任命张小龙为首席技术官。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