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将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未来有三类地区的投资会有很大的金融风险。
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涵发生了深刻变化。经济发展由高速转由中高速发展,这其中自然会有很多发展方式将难以为继。经济整体下行压力加大、房地产业开始停滞或负增长、金融风险增高…
新常态是告别传统增长方式的转型升级过程,是新的发展方式形成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是漫长而艰难的。那么在新常态下,中国哪些地区投资最危险呢?
知名财经观察员宗和认为,有三类地区未来的投资会有很大的金融风险:
1.依赖能源消耗的城市地区
中国煤炭行业已结束“黄金十年”,低价位徘徊或成“新常态”。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数据显示,1-4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2%,亏损企业亏损总额247.4亿元,同比增长45.5%,增幅比上月扩大5.79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在价格下跌的同时,煤炭产销量也持续下降。1-5月,全国煤炭销量完成14.26亿吨,同比下降2.2%。
今年前四个月,国内煤炭企业的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不仅亏损面进一步扩大至四成以上,应收账款也超过3500亿元,资金紧张问题进一步显现。
分省区看,黑龙江、安徽、河北、吉林、青海等9个省区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出现亏损。另据统计,到4月末,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亏损面44.5%,同比扩大了17.8个百分点。
在当前煤炭市场形势下,煤炭企业面临的不仅是亏损问题,还有资金链紧张、成本高企、安全生产面临挑战、历史负担沉重以及进口煤冲击等问题。
中国煤炭行业正逐步进入需求增速放缓、结构调整攻坚的发展时期,需要消化超前产能和库存,同时环境制约因素增强。这与一定时期以来我国煤炭开发方式粗放、煤炭产能调控政策不科学不无相关,也误导了煤炭市场各类主体的行为。
而依靠煤炭发展的地区则将会出现危机。以工业占比70%的山西吕梁为例,随着煤炭行业的低迷陷入困境,吕梁市下属某县的工业占比达95%以上,几乎没有服务业,而工业中有85%与煤炭相关,该县在2014年的工业增加值增速在-20%左右。这就难免发生金融风险。
2.依赖房地产业地区
2014年房地产业开始停滞或负增长,地方债务问题的压力明显加大,对地方财政造成很大冲击。
德意志银行发布报告认为,中国可能将面临自198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财政挑战。在中国,地方财政收入牵涉到土地、税收以及民生,还涉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微妙博弈,环环相扣。
虽然目前中国还没有地方政府出现债务违约的状况,但一些分析人士警告称,这一状况的发生在所难免,中国的地方政府已经不再如过往那样“不差钱”了。
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公报显示,2014年全年中国GDP同比增长7.4%,创24年新低。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对土地收入依赖很大的地方政府还要面对房地产萎靡所带来的土地收入的大幅萎缩。
有数据显示,2014年,土地出让金相当于全国地方财政收入(本级)75860亿的30%以上,况且这还只是一个指标而已。德意志银行给出的数据为,土地出让在这些收入中占35%。
得益于过去十几年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升温,地方政府得以从快速增长的土地出让金中获益,年增长率多年都保持在两位数,高于GDP增速。《报告》数据显 示,2009-2013年间,全国财政总收入年平均增长19%,“其中有7个百分点是土地出让金收入贡献的”。
而其快速增长得益于所谓的“土地财政”模式。其核心是,房地产繁荣带动土地出让金收入的增长,支持地方政府投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而基建投资又能反过来推动房地产繁荣。
但该模式之不可持续,去年已有明显表现。去年上半年,全国300城市的土地招拍挂交易额同比下降7%,三季度同比下滑幅度则进一步扩大至55%。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