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盘分食暗战
在输血自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山东地炼不得不面临着“卖身谋油”的求生选择。一时间,分食者纷纷涌入山东。
油源的获得除了直接呼吁国家对原油进口权放开以外,还有一个路径就是被手握原油指标的石油集团兼并。而山东作为全国地方炼厂数量最多、最为集中的省份,山东地炼这股敢与巨头抗衡的民间力量,自然成为收编者心仪的对象。
早在2002年7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便以“油源换股权”的巨大诱惑,联合滨州化工集团5家股东组建中海沥青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拥有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炼油化工基地。
看到竞争对手在自己的地盘争夺市场,中石化决定再次向地方炼厂施压。按常理讲,产业链最完整的中石化应该是地炼最理想的整合方,由于炼油产能过剩,中石化对其势力范围内的地炼兴趣不大甚至有些“瞧不上眼”,但又不愿意看到强有力的第三者。因此,2003年,中石化曾以青岛炼化项目要挟山东政府,提出削减地方炼厂1000万吨加工能力的要求,共涉及企业15家,其中关停10家、转产5家。虽然出台了相关文件,但最终由于地方炼油企业的强烈抗议而没了下文。
这次火药味十足的碰撞,让地炼与中石化的矛盾再次升级,也让中海油和中国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国化工)等央企找到了插足山东市场的最佳时机。
为了拯救地炼企业脱离生存危机,中海油和中国化工两大集团获得山东省政府“一路绿灯”支持,而一些饱受打压之苦的地炼企业也心甘情愿地被“招安”。
截至2008年,中国化工一口气交出了“山东省整体收购、重组或控股6家地炼企业”的成绩单。而中海油则因内部存在争议,收购显得十分谨慎。直到2008年1月,中海油拿下东营原油码头,才先后收购了山东海化、中海化工两家地炼,并谋划在东营、潍坊各建一个千万吨级的大炼油项目,以消化渤海油田的原油。
一位石化行业高级研究员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收编地炼对于这些集团来讲利大于弊,毕竟自己新建厂消化这些原油需要一个很长的审批周期,直接收购地炼可以拓展其中下游产业,对企业而言是一个完善。”
在众多分食者中,中石油的起步已经晚于中石化和中海油。2007年12月5日,从不急于出手的中石油与山东省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计划在威海镆铘岛建设石化基地,炼油规模达1000万吨。中石油开出的原油价码,对于“望油若渴”的地炼企业来说显然是个好得不能再好的条件。不惜以原油资源换市场,这被业内人士认为是中石油扩大其在华北地区市场份额的战略之举。
2010年末,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称中化集团)以增资控股弘润石化为契机,与山东省强化在石油中下游领域全方位的投资合作,成为第五个参与山东地炼的央企。
一些地炼企业选择抱央企“大腿”,是因为央企有着优势的上游资源和下游的销售网络,但央企的参与也一直伴随着过度垄断的争议。事实上,山东地炼已成央企必争之地。中石油、中石化希望通过收购打压地炼的实力,而中海油、中国化工则希望通过控股来加强在成品油方面的生产能力,增强与两大巨头抗衡的实力。
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境内那些真正有规模的地炼比如京博石化、汇丰石化、金诚石化等,都不在被收编之列。“中石化也找我们谈过收购的事情,但我们基本不会考虑。”傅勋征对记者坦言,“其实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活法,他们的管理成本太高,但我们很精练。”
五大巨头纷纷收编山东地炼,打算彻底掌控山东成品油市场的剧本已不断上演。但对于地炼企业来说,出路已经不多:要么企业连横,抱团与地方政府合作;要么就是与央企合作。前者能够在保存企业自身的前提下不断壮大,但是上游油源问题还是不能得以充分解决;后者虽然能解决这个问题,但被央企全部吞并只是迟早的事情。
对于地炼缺少油源的问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记者表示,开放原油进口就是让民企多挣几个钱,对整个市场格局不会产生影响。小孩儿和巨人怎么斗?
油品升级博弈
原油进口和油品升级是横亘在地炼面前的两座大山,在关于原油进口大门是否对民企敞开的争论进入白热化之际,油品升级能否达标又成为时下讨论的另一热门话题。
最近一些关于山东地炼因油品升级大考将遭遇生死劫的报道让刘爱英眉头紧锁,更有甚者提出了油品升级压力将导致一半的地炼厂倒闭的猜测。“那是瞎说,地炼企业油品升级工作几年前就开始了,至少有70%的企业可以生产国四标准汽柴油。”她死死地盯着电脑屏幕,目不转睛。
随后,刘马上打电话召集各大地炼厂长举行座谈会,甚至还邀请了媒体参与其中。“有些媒体对地炼企业存在误解,我希望他们如实报道。”
媒体的“误会”可能源自近年来不断发生的问题汽油事件。
2010年3月中下旬,河南省安阳市内上海大众、广州本田、北京现代等4S店突然接到大批送修车辆。这些故障车辆都有着同样的“病征”:轻则会出现加油不顺、冒黑烟、尾气刺鼻的情况,重则排气管不断喷出红或黑色液体、无法启动,最严重的会出现一些零件损坏的情况。消息瞬间在媒体圈炸开了锅,一些车主和4S店遂将矛头直指中石化93号汽油。
在媒体报道和上级调查结果的双重压力之下,4月底中石化河南安阳分公司承认,由于油库质检环节把关不严,致使该批次部分存在质量问题的93号乙醇汽油流入市场,但把“最终责任”踢给了外购公司——山东一家炼油公司。
遭遇河南油品质量门之后,中石化开始限制下属销售公司购买地方炼油厂生产的成品油,而主要依靠公司调配油品进行供应。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刘爱英第一时间站出来说话,中石化在河南的问题油与山东地炼无关,中石化的问题油是乙醇汽油,而山东地炼企业根本不生产乙醇汽油。
在油品升级这个问题上,地炼与中石化再次针锋相对。但实际上,一些规模较大的地炼企业依靠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加工出来的成品油都能符合国家要求。“好多中石化的加油站,其实里面卖的是我们生产的油。如果质量不达标,他们怎么会卖,”刘爱英如此解释。
刘爱英所指的规模较大的地炼企业就包括汇丰石化。傅勋征告诉记者:“其实我们也能生产国五标准的汽柴油,今年春节过后生产了一批,但由于市场有限,并且利润很低,就停下来了。毕竟大市场还是以国四标准为主。”
宏源证券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国内部分炼厂已经能达到国四标准,要完全升级还需要投资250亿~300亿元;而进一步由国四标准升级到国五标准,国内炼厂需要再增加投资3000亿元。
如此巨大的投资规模对于剩下的30%小规模地炼企业来说,可谓雪上加霜。但在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眼中,这些企业不会因油品升级的压力而死掉。“以前国家就出台文件明确取缔这些小炼厂了,那种打击力度要比油品升级大多了,但好多地炼企业依然存活至今,如今要靠油品升级使其完全退出市场几乎不可能。”
那么,这些生产不达标的小地炼是如何生存的?据业内人士透露,有些奸商会购买这些地炼不达标的油进行调和。所谓调和,就是把质量好的油掺到里面,将其调成符合国家标准的油。有的地炼自己可以进行调和,也有些卖给专门的调和厂进行调和油后,就堂而皇之地成为可以上市销售的柴油和汽油。
如今,这些不合格的汽柴油给不法奸商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而成品油与低质油勾兑在石油生产链条中已经成为了不法商人的金矿。据业内人士透露,在逐利欲望的不断驱使下,确实有一些小地炼不顾及环境污染而开足马力,不断进行不合格产品的扩产“但这只是少数案例,并不能代表所有地炼企业”该人士分析称。
油品升级背后,造就了地方庇护下地炼企业独特的生存法则。而进口石油开放背后,则是地炼与垄断集团不断抗争的结果。存在即合理,虽然用这句话形容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是否合适尚难判断,但在一个话语权缺失的垄断大背景下来看,也许正是这样一个搅局者的出现,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不断前进和蜕变。
抗争仍在继续,但68岁的刘爱英能在古稀之年放下她的拳头吗?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