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齐心协力推动“国民共进”
记者:推动国民携手共进,需要厘清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近几年,“国进民退”、“国退民进”争论不绝于耳,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争论,如何统一思想呢?
石军:“国进民退”的说法由来已久。建国初期,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政府全面实施“国进民退”政策,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民企发展确实遇到过一些挫折,如1989年至1991年清理整顿中曾经出现的“红帽子”现象,但从总体和宏观上看,民营经济的发展一直没有形成逆转之势。铺天盖地而又复杂多变的经济活动,任何一种例子都能找到,要用几个例子推论“国进民退”,往往会以偏概全,得出错误结论。
记者:那么,从总体和宏观上看,到底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呢?
石军:这样的争论没有多大必要,因为不存在“国进民退”问题;这样的观点有必要澄清,因为无谓的争论会干扰经济发展。
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进程看,不是“国进民退”,而是“国退民进”,要不然民营经济就不会有空间发展壮大。由于在此期间,国有经济也得到快速发展,还是讲“国民共进”更加符合实际。
大家知道,我国经济得以长足发展,主要是三股力量支撑的。一是国有企业。二是民营企业。三是外资企业。据统计,2001年到2011年这10年间,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幅分别为16.7% 、31.2% 和20.1%,国有企业比民营企业增幅低了14.5个百分点,比外资企业增幅低了3.4个百分点。这些数据表明,不是“国进民退”,而是三者都进,并且民进最快、外进居中、国进居后。
记者:在此情况下,您为什么提出齐心协力推动“国民共进”?
石军:我提出齐心协力推动“国民共进”,主要原因有三条。一是巩固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两者都应更好更快发展,任何一方都不能削弱。二是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完全能够融合发展,过去已经呈现两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起步,今后合作发展、实现双赢的舞台更加宽厚,定会上演一幕幕合力推动科学发展的壮丽诗篇。三是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仍不适应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要求,尤其是在推动两者融合发展上还存在诸多体制性障碍,迫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合力推动“国民共进”。
记者:“国民共进”涉及内容很多,牵动方方面面,的确需要齐心协力推动。现在看,关键还是政府、国企和民企这三方。您就先说说政府这一方吧。
石军:就政府而言,应当坚决按照18大报告中讲到的“处理好一对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三个保证”(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来严格规范自己与市场行为,率先强力推动“国民共进”。搞计划经济,只需一只手操作,一切由政府说了算;搞市场经济,需要两只手,一只手是市场,一只手是政府。推动“国民共进”,应该两只手协调动作,但协调动作,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政府管多了,市场就不愿意,搞不好还会反过来施以惩罚;市场管多了,政府又不放心,总是习惯沿用计划经济办法去组织指挥市场经济。因此,目前当务之急是抓紧转变政府职能,加快革除体制性障碍,真正处理好“一对关系”,切实坚持好“两个毫不动摇”,积极兑现好“三个保证”。
记者:再说说国企和民企吧。
石军:国企和民企怎么进,“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保证”也已讲得很清楚。就国企来讲,应当着眼增强“三力”(活力、控制力、影响力),集中精力干好两件大事,一是探索和推行国有经济多种实现形式;二是集中投向,将更多资本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就民企来说,关键是抓住三个着力点。一是紧紧盯住“三个保证”的落实,积极争取更好发展环境;二是突出抓好自主创新,努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三是精心选择进入行业和领域,主动搞好与国企的合作。
国企与民企携手共进,不是只有合作,而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只有真正搞好合作,才能优势互补,实现共赢;只有敢于善于竞争,才有发展活力,没有竞争就如计划经济,只会是一潭死水。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