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第三次工业革命”是摆脱经济危机的必由之路

www.sinoca.com 2012-06-10  搜狐



  他介绍,在上任第一天,奥巴马就立即着手解决美国的经济复苏问题。奥巴马政府将经济复苏问题与国内所面临的其他两大问题能源安全和其后变化联系在一起。奥巴马总统开始谈论绿色经济的前景,以及可能创造出的新工作机会。每当奥巴马提到绿色经济复苏计划时,总能提出一长串其政府将要实施或建议的项目方案和具体实施措施名单。这些方案中有相当一部分获得了奥巴马政府的资金支持。比如,投入116亿美元用于提高能源效率、63亿美元用于可再生能源的建设、44亿美元用于电网点带化改造、20亿用于研发插电式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技术。但奥巴马的政策缺少协同发展的远见。使得很多政策成为摆在美国民众面前的一堆实验性计划和搁置项目。

  他认为,欧洲的经验值得借鉴。目前欧洲议会已经认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并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规划,而德国等一些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采取行动。

  2007年5月,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正式宣言,该宣言将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任务交付给欧盟27国的立法部门。议会对新经济愿景的强烈支持向世界其他地区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欧洲已经走上了新经济之路。

  “而美国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政策。”里夫金说,目前美国正在投资在中西部和西南部安装巨型、集中的风能和太阳能电厂。然后建立一个超高压电网,将这些人口较为稀少地区所产生的电能输送给东部人口密集地区。但可悲的是,电网的建设费用将分摊到数百万消费者头上。这种对可再生能源的集中生产、统一分配的政策,并没有得到东部各州和电力公司的认可。2010年7月,新英格兰和中大西洋地区11个州的州长联合致信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和少数党领袖,反对这一输电政策。很多州长认为,这将损害部分地区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努力,同时也不利于创造就业。更可怕的是,这一项目投资高达1600亿美元。

  “我和很多学者认为,此次经济危机的实质,其实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难以为继。但奥巴马政府却不愿正视这一现实,而是花了无数纳税人的钱,去拯救银行业。通过进一步的金融改革和监管,可能会缓解此次经济危机,但却无法摆脱,这是因为我们没有找到经济继续持续发展的动力。”

  “但是欧洲已经看清了形势。欧洲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耗,占到能源总消耗的20%,意味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欧洲生产三分之一的电力。而德国等国家已经开始着手将建筑改造成微型发电厂了。另外,戴姆勒公司的氢气动力客车已经作为欧洲清洁能源项目的一部分在汉堡、阿姆斯特丹、伦敦、柏林、马德里等一些城市投入运营。另外,欧洲还在和地中海地区的非欧洲国家以及非洲国家,商谈跨洲能源分享的可能性。”里夫金认为,欧洲已经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领导者,并走在了前面。对于其他国家而言,选择就在眼前,其决定将直接影响未来国家的经济前景。

  观点精选

  所 谓 “ 工 业 革命”,必须包含三大要素:新能源技术的出现、新通讯技术的出现以及新能源和新通讯技术的融合。当新的能源、通讯技术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时,将极大地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进而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

  “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目前新兴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用和不断融合后,将带给人类生产方式以及生活方式的再次巨大改变。

  我们目前面临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其原因是以化石燃料以及相关技术为基础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日薄西山,无法再支撑世界经济的发展。

  欧洲已经开始进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尝试。欧洲计划在2020年前,有可再生能源提供20%的电力,到2030年,30%的电力将来源于绿色能源。

  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显示,太阳光线一小时的照射所产生的能量足以支撑全球经济运行一年。如果这些能源能够得到有效利用,那么新能源毫无疑问将成为摆脱此次经济危机的一大基础。

  新能源或新通讯技术单独发展,尽管会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但难以产生“工业革命”式的效果。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现方式,“五大支柱”非常重要。支柱一,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支柱二,将每一大洲的建筑转化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支柱三,在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气和其他储存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支柱四,利用能源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这一共享网络的工作原理类似于互联网;支柱五,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这种电动车所需的电可以通过洲际间的共享电网平台进行买卖。

  作者:侯云龙曾德金王龙云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惊人:美国最贵豪宅大减63.7% 以4900万美元售出
下一篇:经济疲软中的资金洪流:全球债基“笑纳”1900亿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