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楼市总是那么令人纠结,怕它涨太快,又怕它跌太快,分寸不知如何拿捏,时机不知如何把握。这不,持续一年半多的“史上最严调控”似乎又到了一个节骨眼上。此时,楼市“降价潮”在全国逐步蔓延,“限购”政策坚定的支持者,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李稻葵的观点是:“房价上涨不可能,那样是政府扇自己耳光,但房价大跌也不可能,因为如果房价在北京、上海、广州出现10%下降的话,一定会带来比房价上涨30%还大的社会问题,刚买房的年轻人一定会抱怨。”
另一位力主调控的主将叶檀博士也在FT中文网撰文,呼吁《警惕房价大跌的风险》,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11月14日公布其调查报告,称中国面临房价下跌等金融风险。
另一方面,希望房价下跌的人们还希望房价继续跌,一直跌到他们的心理价位为止。他们对调控会否间接放松表示担忧。我觉得有必要理清房地产背后的中国经济逻辑,才能让人们有一个更为明确的预期,从而不会对房价的深度下调抱以过高的乃至不切实际的幻想。
在今天的中国,除了被人为原因死死压住的农产品价格,几乎所有物价都高得不合理,但背后逻辑却在支持其继续走高!11月16日人民网消息说,美国猪肉价格仅为中国一半多,美国目前生猪价格折合人民币9.5元/公斤,欧洲折11.5元/公斤;中国目前为17元/公斤左右。房价物价高,事实上是一种货币现象。而我们货币扩张的内在机制主要在于内生,投资型政府或曰发展主义政府导致腐败型投资在局部领域和地区像癌症一样扩散。投资扩张的需求、过度投资还不了的债都要靠货币超发或加税来抵消。这是货币超发和百姓收入低的最大源头。
包括不少经济学者都天真地认为,是房地产绑架了中国民营实体经济,把房地产打下去就可以挽救中国的实体经济。他们错了,恰恰是各种形式的垄断绑架了中国经济。今日中国经济的根本矛盾,是垄断和反垄断的矛盾,是投资型政府和自由市场的矛盾。而房地产,则是被绑架得最深重的一个行业。简单说来,是地方没有定税权力,也没有反垄断的权力,于是在招商引资的竞争过程中,惟一的出路就是竞相压低自己辖区的土地价格,甚至不惜以倒贴的形式(如建好厂房的“交钥匙工程”)。而众所周知,这些土地征地时是要按市场价来给补偿的。最终,大量的征地成本就被迫压在了少量的商品房身上!如果没有商品房对工业的补贴和国家的退税补贴,今天中国社会大量的外向型企业都是属于产能严重过剩,等待他们的只有亏本和破产倒闭一途。少量商品房除了补贴工业用房,还要补贴绿地、交通、保障房等用地和经费。
投资型政府使各地方政府都储备了大量从农民、市民手中征过来的土地,而土地储备资金(亦即征地费用)都来自银行。这便是14万亿元地方债(FT曾有一篇文章说这个数字达到20万亿元)的由来。大家都知道而且赞成,政府征地时农民、市民尽量要高一点价格。但是,如果房市不利,房价不涨或房地产交易停滞导致土地卖不出去,地方政府将还不起债,中国金融乃至中国经济必出问题。正是这一系列经济规律和逻辑支撑,使房价物价不断走高。如果要断然让房屋交易停滞或房价大跌,那就是中国经济硬着陆,是整个社会都无法承受之重。
即使彻底改革了投资型政府,经济的规律和逻辑因此发生了某种程度的改变,最终使房价物价趋于合理,也是让收入涨幅超房价物价涨幅的软着陆形式,而不是让房价物价跌下来或停止不动等待收入上涨的经济硬着陆形式。
今天,我们特别要警惕围绕房地产的民粹情绪,他们把房价下调当作社会的惟一目标,而不想顾及更底层民众的下岗失业、整个金融和经济体系的安全等问题。可以说,围绕房地产,已经聚积起了“民粹集中营”。复杂的经济和社会,都有它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摘一段汪丁丁2011年11月4日网易博文《市场,价格,理性控制的根本谬误》:“讲课和读年轻朋友的文章,感受到强烈的反市场倾向。宏观调控以来中国政策的一系列失败,似乎还不足以说服这些朋友反思我们和我们政策制定者的狂妄理性的致命弱点。这一事实本身就表明,要让公众(我从不预期那些被官僚政治弱化为‘脑残’的政策制定者)懂得‘复杂现象’的一般原理,多么艰难。”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