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外媒:中国有三大选择 融入现有亚洲秩序是上策

www.sinoca.com 2011-11-01  中国新闻网


  核心提示:融入现有亚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寻求改变,使之更加包容和开放。事实上,中国崛起正是因为融入现有亚洲秩序的结果。而且经济上中国与亚洲国家已经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了。

资料图:中国“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

  新加坡《联合早报》28日刊文说,崛起的中国在亚洲应该如何定位自己,以及如何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这将影响亚洲国家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以及亚洲秩序的变化和发展。

  文章摘编如下:

  崛起的中国在亚洲应该如何定位自己,以及如何作出自己的战略选择?这将影响亚洲国家关系特别是中美关系,以及亚洲秩序的变化和发展。

  从地理意义上讲美国不是亚洲国家,但是从亚洲秩序和战略意义上讲美国是亚洲大国。这一秩序源于冷战,期间尽管发生多次变化,但是核心和基本框架并没有改变。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由于美苏矛盾的公开化,世界被一分为二,一方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阵营,另一方是以苏联为主导的社会主义阵营。

  为遏制苏联和中国,在军事上,美国与其亚洲盟国建立了类似欧洲北约的数个安保军事同盟。经济上,美国除了大量援助外,还开放美国市场,由此催生了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奇迹。

  在政治上,日本,韩国等纷纷仿效美国制度。上世纪70年代,由于中苏矛盾和关系的破裂,中美关系改善,中国被接纳于美国亚洲秩序,成为这一秩序的准成员国,中国与日本等亚洲国家关系趋于和解和发展。

  上世纪90年代后,亚洲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与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中国和亚洲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崛起,经济上的相互联系导致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又导致亚洲趋于政治一体化和去西方化的发展。

  亚洲金融风暴使亚洲国家觉醒,他们认识到美国和西方不可靠,亚洲的发展只能靠自己,应该讲这是一个亚洲觉醒,亚洲崛起的时代,是一个“亚洲是亚洲人的”时代,亚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区域,世界经济中心正在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但是这一黄金时代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正在趋于终结。

  美国在衰退,但美国依然是当今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和国际体系的主导者,所以它的战略目标是维持其世界的领导地位,任何崛起的大国或者小国,都是美国可能的威胁。美国重返亚洲,将全球战略目标转向亚洲,锁定中国,目的就是重申其在亚洲的主导地位,加固以其为主导的亚洲秩序。

  美国的政策是,首先,在舆论上鼓吹“中国威胁论”,其次,挑起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将区域性及历史遗留问题国际化。其三,推行价值观外交,重新拼凑往日同盟以遏制中国的崛起。最后,联合相应国家轮番进行军事演习。

  随着美国重返亚洲战略,亚洲正在回归到以美国为主导的秩序;其核心是美日同盟加上韩国,澳大利亚等;其框架是形成对中国的C形包围圈或所谓的第一岛链;其目的是孤立与遏制中国的崛起,从而形成所谓的战略平衡。

  对此局面,有哪些战略选择?目前明显的战略选择有三项:

  其一,针锋相对,取而代之。显然中国目前并无实力,也无此意。其实,所谓“中国威胁”都是为了遏制中国崛起的舆论借口,“中国威胁论”在实质上是“威胁中国论”。

  其二,融入现有亚洲体系,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寻求改变,使之更加包容和开放。事实上,中国崛起正是因为融入现有亚洲秩序的结果。而且经济上中国与亚洲国家已经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了。

  其三,退回到“光荣孤立”的政策,避免冲突,埋头发展。这方面的考虑,就如同一战以后的美国处境与对策。美国在一战后从债务国成为债权国,从资本输入国成为输出国,当时的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14点计划,试图带领美国走向国际政治舞台中心,但遭到欧洲列强的抵制。随即美国选择重返孤立主义政策,把精力用于国内发展,提出美国的政治就是做生意,由此在美国历史上出现了一个大转型、大变革和大繁荣的时期,史称“柯立芝繁荣”,它使美国经济得到了十足的发展,美国人民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为后来美国走向国际舞台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比较这三种选择,第二选择是上策。但这将取决于中美关系的变化以及亚洲国家的理性选择。之所以说第二选择最理想,是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确保亚洲的稳定和繁荣,成为世界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另一方面,对中国而言,也可以确保其和平发展的持续,而且做到代价最小化。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中国奢侈品消费世界第二 杭州年销500保时捷(图)
下一篇:温州炒房团进军新加坡 3女子掷出3千万揽下3套房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