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马红漫:最可怕的是对血汗工厂习以为常
知名跨国公司深陷“血汗工厂”的指控,GUCCI绝非头一个。之前包括苹果公司、ZARA、耐克、可口可乐公司都曾因涉嫌“血汗工厂”问题而被曝光。而更值得注意的是,负面消息曝光后结果无非如下:一是当事企业并没有因为曝光而被严厉查处,媒体报道之后鲜见行政执法部门查处跟进;二是负面消息曝光丝毫无法影响这些公司在中国大陆的强势地位。
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富士康公司了,该公司之前因为“N连跳”事件而成为众矢之的。而当其把工厂逐步内迁到河南等地,不仅当地官方极力支持,社会报名员工亦是成千上万,似乎丝毫没有受到负面新闻的影响。由此,对比于不断曝光的负面消息本身,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此悖论又如何会长期存在呢?
必须承认,这些大企业之所以能够面对负面报道泰然处之,与其强势的市场地位密切相关。市场悖论的存在,并非表明我们的务工者缺乏辨识能力,其实反衬出的是本土其他企业用工环境更加恶劣。再以富士康为例,针对应聘者的调查显示,他们选择富士康的最主要原因居然是“公司能按时发工资,福利和工厂环境好点”。以此观之,或许很多本土招工企业居然连按时发放工资都无法保障,劳动者权益保障的法律底限未能得到遵守。由此,才会使得外来大公司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已经具备了明显的“比较优势”。
显然,要想让“血汗工厂”真正成为企业惧怕、躲避的污点,就必须建立起基本且有充分保障的劳动福利制度。否则,跨国公司只要仍然有些许的制度福利,就足以让境内竞争对手望其项背,而无惧舆论的鞭挞。
同时,监管与处罚必须落实执行。市场化改革三十余年,各项基本劳动保护法规已大体齐全。但法律执行的缺失才是要害所在,如果“血汗工厂”被曝光后再无查处跟进,只会让监管部门的公信力受到质疑。此外,还需要帮助提升本土制造企业、商业企业的竞争力。在不干扰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前提下,政府有的放矢的扶持有助于加速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改变目前制造企业低端竞争的局面,扭转跨国公司的集体强势地位。
“血汗工厂”成了令人麻木的“常态”,这比无良公司本身更加可怕。
谁娇纵了GUCCI的刻薄与傲慢
许多跨国大公司,在许多国家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声誉,为何到了咱们这就换了一副脸孔,成了“吸血鬼”?
企业不是慈善家,而逐利组织,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它的本能。如果缺少了外部监督和约束,企业当然要挖空心思去钻法律和政策的漏洞,以获取最大的利润。包括提高劳动强度、降低劳动成本,甚至漠视工人权利、践踏工人尊严等。某些跨国公司为什么母国不敢造次?很简单,当工人感觉到自己的健康、福利、尊严与自由等宪法赋予的权利受到企业侵害时,工人可以依赖工会,让工会出面与资方博弈,为工人维权;再不然通过法院,把企业告上法庭。
而在国内,组织维权此路不通,司法救济也不容易。且不说,许多企业不欢迎工会(不少地方政府亦持此态度),即使勉强成立,也不过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附庸,逢年过节发点象征性福利、组织一两场聊胜于无的联欢会……当工人真正需要他们时,他们的屁股还不一定坐到哪一边。
这条路基本是堵住了,司法救济呢?撇开地方政府对这类官司天然反感和劳动法规的缺陷有专家总结了现行劳动法的十大缺陷,譬如赋予地方过大的权力、没有对集体合同制度给予足够的重视、劳动争议处理环节过多、涉外劳动关系存在法律适用空白等等不说,即使有法可依,依法的成本也极其沉重,让维权者望而却步。这也就是GUCCI离职员工宁愿选择在网络曝光而不愿诉之法律的重要原因,这官司打不起。
物必自腐而后虫生,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如果我们能自珍自爱,善待自己的同胞,他人就不敢怠慢、看轻,GUCCI们敢在中国“血汗”,就是看穿之后的必然选择。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而不是为发展而发展,争世界第几把交椅,如果连“血汗工厂”都管不了,这样的发展又有什么意义?
奢侈品快速扩张后遗症暴发
在业内人士看来,GUCCI的劳资纠纷正是各大奢侈品品牌在中国市场快速扩张留下的“后遗症”。近年来,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潜力让任何奢侈品牌都不敢小觑,纷纷加快了在中国市场的开店步伐,与此同时,相应的员工管理和培训却成了被忽视的部分。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首席代表官欧阳坤表示,奢侈品牌在国外对上岗员工都有完善的培训,但到中国市场后,管理和人员的培训却都没有跟上,而且奢侈品牌也有意尽量压低员工的培训支出。据世界奢侈品协会数据显示,人力成本仅占奢侈品销售价格构成的6%,大大低于产品成本和品牌附加值。
劳动监察部门不能总让员工靠发帖维权
从记者的调查看,古驰确实存在一些违规加班的行为,一些所作所为也确实与其国际知名品牌的地位不符,不过由于现在劳资双方各执一词,仅从媒体报道我们很难去判断古驰的行为是否违反劳动法,是否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抛开事情对与错的判断,员工要靠发帖来维权,要靠发帖来引起舆论关注,这一行为本身就值得我们反思。为什么员工要采取这样极端的维权手段?正常的维权渠道是否出现了问题?工会组织是不是存在缺位?
客观地说,古驰的员工用网络发帖的形式维权,确实可以引起网民和舆论的关注,容易形成舆论热点,容易引起政府职能部门的关注,有可能使事情比较快得到解决。但是这毕竟不是一种正常维权方式和渠道,特别是一旦形成舆论“审判”,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既会给当事各方带来诸多困扰和麻烦,而且会大大增加解决问题的社会成本。比如,今天古驰不仅要面对前员工的投诉,更要花巨大的成本进行危机公关。那为什么当事人还要去选择这样一种对自己好处不大,却给社会带来巨大成本的维权方式呢?
近年来,不少身处社会底层的人采用极端手段来维权,甚至不惜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来维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们是弱势群体,很难与相对强大的老板平等博弈。古驰的员工虽然貌似工作体面,衣着光鲜,但其实他们的处境一样尴尬,甚至维权的阻力更大。原因有二:一是古驰作为国际顶级名牌企业实力更大,单个员工难于与之抗衡;二是在政府注重招商引资的当下,直接后果则是员工维权门槛的上升和一些监管部门的“不作为”。这也正是为什么古驰事件发生后,员工很无奈,劳动监察部门“很为难”的原因所在。
在这样的背景下,员工要维权的最好途径就是依法建立工会,通过集体的力量来与企业博弈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国际零售业“大哥大”沃尔玛贪小便宜被严惩的事件。2007年沃尔玛因为要求员工在午休时间提前几分钟干活,下班后多干一会,遭到工会诉讼,最终不仅与美国劳工部达成协议补偿员工3400万美元的加班费,而且还被宾夕法尼亚州法庭判处必须对该州在职和离职员工赔偿7800万美元。沃尔玛工会的维权行动,让这个全球零售巨头至今心有余悸,不敢在员工问题上造次。如果古驰有工会,而且工会足够强大,古驰在对员工作出苛刻规定之前想必也要掂量掂量。
当然,在企业建立工会只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的第一步,关键在于如何让工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让工会真正成为员工的娘家,真正为员工争取利益。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改变思维模式,不要把什么事情都揽在自己身上。当满足员工合法诉求和保护招商引资环境成为一对矛盾时,政府应塑造一个公平的博弈环境,让劳资双方直接谈判。在劳工保护更严格的国外,国际巨头都能与工会达成妥协,那在国内为什么不可以呢?
要想员工不用靠发帖维权,就必须让工会真正发挥作用,让正常的维权渠道畅通,这或许是古驰事件给我们带来的更深层次的收获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