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万吨还是3000万吨
和俄方谈判,我们提了三条意见,一是双方分层次谈判,技术层面专门谈技术,管理层面谈管理;二是谈判中双方用母语,但最终形成文件要用第三方语言,英语为主。
我在很早以前有过类似的教训。1989年和美国人谈一个项目,引进美国的发动机。当时我们要求机组连续1000小时不能停,美国人同意了。机组到了以后一看不对,美国人的意思是设备可以连续运行1000小时,但中间要维护。后来美国人就把英文合同拿出来了,说这个单词的意思是“可中断的连续性”,这是翻译上的问题,为此增加了8万美元的成本。
第三个意见是会晤地点,不能都在俄罗斯。
结果俄罗斯石油管道公司的副总裁告诉我们,开会地点必须在莫斯科,语言要以俄语为主,而且俄方不分层次,只有他一人出面谈。最后就定我和他谈。当时俄方占主动地位,感觉是中方来求它。这个副总裁和我同年,55岁。第三次见面,因为双方很多意见相左,双方叫板。他说我从基层队长开始,干了27年的管线了,你有何资格跟我叫板。我说我干了35年管线。
管线协议的内容有很多争议焦点。比如,最早在2006年3月21日的协议中,要求输油量在2000万到3000万吨,俄方也同意。到了2007年四五月份,我发现俄方设计的远东管线根本输不到3000万吨,俄方就提出把输油量改成1500万吨。我们把协议拿出来,但俄方却表示现在提供不了,起输量是1500万吨,将来可以考虑输到3000万吨,但不能保证。
俄罗斯提出修改,一是因为当时他们没有钱开发油田,远东管线的建设投资增加了一倍多,把投资油田开发的钱都用在了管道建设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俄方想把“增加输油量”作为未来讨价还价的筹码。
在最后的协议中,我们还是要求将来能输到3000万吨,设计上也要求满足这一点,这就要求俄罗斯境内的中国支线必须再增加一条管线。最后黑龙江穿越的管道设计就是按照输送3000万吨考虑的。俄罗斯远东管线整个输送能力是3000万吨,将来能到8000万吨。目前中俄管线只能输送1500万吨,将来俄方输送过来3000万吨的量,增加量而管线运输不了,还可以通过其他渠道,比如从远东管线送到太平洋港,用船运。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