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财经证券

借走近9千亿美元 美债还要跌20% 中国吃大亏了

www.sinoca.com 2010-11-11  中评社


  光明网刊载作者邱林的文章说,有数据显示,近几年来,美国已从中国借走了近9000亿美元的债务,即中国通过各种渠道购买美国国债。近日,被“破产重组之王”的米塔尔集团董事罗斯在接受了中国媒体采访时表示,“美国国债利率现在如此之低,我认为投资私募基金的风险并不比买国债要高。当利率周期出现反转时,美国国债完全可能下跌20%。”(11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如果按照罗斯的这个预测,中国现持有的美债近9000亿美元,以下跌20%计算,将会损失1800亿美元,平均每个中国人亏138美元(约合人民币920元)。事实上,罗斯这个预测并非空穴来风。11月4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宣布6000亿美元购买国债计划以推动美国经济复苏的决定后仅一天,导致2年期、5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跌至历史最低位。

  尽管随着经济危机的深入,美元的地位并不那么坚挺,且贬值幅度在逐步加大,中国也多次表达过对投资美债的担忧,甚至提出过国际货币的概念。然而,中国增持美债的步伐并没有放慢。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8月末,中国持有的美债总量高达8684亿美元,创1年以来最大单月增持,仍是美债最大的海外持有国,日本以8366亿美元的持有量位居第二。

  当然,中国拥有2.4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不买美债,又能买什么?现在以至将来,如果这一根本问题始终没法解决,那么增持美债是一种必然趋势。不过,有的人打圆场说,中国继续增持美国国债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有太多且在不断增加的外汇储备,必须寻找投资渠道放置这些外汇储备。

  瑞士信贷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陶冬撰文认为,“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国国债在高流动性、低风险的资产中,其地位是无可替代的。2009年资金转投欧元来分散风险的做法,已经被证明是短视的。美国国债市场堪称避险天堂。”按陶冬的意思,作为全球最大的国债市场,美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流动性和市场容量,交易成本低,这似乎是美债受到中国或和国际投资者的青睐。

  然而,他们却没有发现,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而美国掌握印钞权,如此庞大的美元投资,显然会令中国的外汇储备陷入身不由己的巨大风险:不论是投资者对美国债券丧失信心,或美国政府为解决财政问题大量发行新的国债,从而导致债券价值“稀释”,让中国的财富大幅缩水;而一旦美国祭起其屡试不爽的“印钞大法”,人为制造美元贬值,以转嫁自身经济和金融危机,最大债主中国自然会首当其冲。

  令人忧虑的是,这一趋势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一方面,美国为筹集救市资金,还在不断发行新债,相关资料显示,美国2009年和2010年发债规模将各达2.56万亿美元和1.14万亿美元,今年9月份前发债规模约在7000亿左右;11月4日,美联储启动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动用6000亿美元再购买国债,这些步骤必然导致美元急剧贬值和通货膨胀。

  另一方面,中国虽抱怨不断,却仍然持续增持美债,而美国在抱怨“借中国的钱太多”同时,又不断派出要员,游说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债,从时任众议院议长的佩洛西到国务卿希拉里,再到财政部长盖特纳,他们此前对中国的态度、立场相去悬隔,一旦来华,他们却无不用温和的口吻重复同样的话:再买些美国国债吧,这是最安全、最实惠的投资。

  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国政府早已“破产”,虽然其债券仍被美国评级机构评为AAA级,投资如此一个烂摊子,显然绝谈不上安全二字。那么实惠呢?美国国债回报率不断下跌,在过去2年中,美国国债规模已累计膨胀70%至8.18万亿美元,而持续增加的需求则使得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截至目前,5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触及纪录低点1.026%。这一利率甚至不如国内普通定存。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自欺欺人地继续大笔购入美债,让自己的外汇储备缩水,要么是主动减持美债,遏制外汇储备缩水趋势。从维护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掌握着巨额外储的政府决策者,对中国的每笔对外投资都应慎之又慎。其上策是,中国应将外汇储备用于在国际市场购买战略物资,如利用目前全球的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处于低位,用外汇储备构建能源矿产等战略储备资源等。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央行超发货币43万亿?一场混淆常识概念的胡言
下一篇:外媒:中国经济规模明年或超美 国内经济仍脆弱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