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聚会的目的》。
中国人,爱“捉奸”也爱看“捉奸”
从现实中的住宅小区到互联网上的微博、微信,中国人爱“捉奸”也爱看“捉奸”,人人似乎都有一颗爱捉奸的心。
如果你想“捉奸”,只要记下小广告电话,每天花2500元,就会有一名私家侦探全天候为你提供“捉奸服务”。
一位女画家将老公和“小三”捉奸在床后,第一时间把此事发在自己的微博上。之后,她持续“直播”她与老公及“小三”之间的交锋。她老公也没闲着,在微博上“淡定”地予以回应。网友由此观赏到了一场比电视剧情节还要狗血的闹剧。女画家并未获得想象中的“宽慰”,不过是给看客提供了一道人肉的盛宴。从某种意义上说,围观捉奸是一种多数人的暴力,它比“微博捉奸”更为丑陋。
电影《极光之爱》中的捉奸场面。
易中天曾在《中国的男人和女人》中分析过中国人的“捉奸心理”。中国人为什么爱捉奸呢?从明面上看,当然是出于“正义感”。不少捉奸者在行动时,心中确实是“正气一团”的。尤其是对“地方风化”负有责任的人,一听到消息,第一反应往往是勃然变色:“这还了得!”即便一般的匹夫匹妇,也不会认为出了这种事情,是“地方之幸”,因此也会正义感油然而生,义愤填膺地前去举报,或亲去捉拿。
“我们中国许多人,对于抓贼、反贪、追捕逃犯和制止犯罪,似乎并未表现出捉奸时的那种热情,有的对于公安机关的执法,还会持一种不合作态度。这样算下来,则我们的‘正义感’,似乎就要打一个折扣。”
在贪官被查的新闻中,人们往往对贪污的事实和细节变得麻木,而对贪官“通奸”的细节过目不忘、津津乐道。
电影《潘金莲的前世今生》
在古老中国,捉到“奸夫淫妇”之后,最通常的做法,是要“游街”;即便不游街,也要“示众”;即便不示众,也要广播得满世界都知道;而踊跃前来观看者,也大有人在。这不能不让人怀疑,捉奸的目的恐怕不在于“捉”,而更在于“看”。
捉奸者不仅是观众,是演员,而且还在心理上自我幻化为英雄、社会风气管理和维护者。
这一看一捉之间,大有奥妙。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