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摇滚的实质就只有一点:革主流文化的命。当主流文化已经被广告和消费主义彻底渗透乃至全盘取代的时候,被消费主义定义的摇滚音乐就是流行文化的主流,自然就不存在自己革自己的命这一说了。
所以无论怎么躁、怎么砸吉他、怎么奇装异服、怎么吃药、怎么有童年阴影、怎么非主流,摇滚都是市场和资本的宠儿,最多只能保持一点符合流行审美的“非流行”诗意,但再也不是被“异化”的边缘者。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rock star或摇滚明星才成为了“极好的”、“超凡的”、“成功的”代名词,因为他们是遵守市场规则、利用资本力量的佼佼者。正因如此,在流行文化最初的发源地(西方国家),人们才会用“摇滚明星般”去形容程序员、保险推销员、HR猎头、咨询师、营销专家、运动员和综艺名人。也正因如此,专业的成功学作家才会写《教你像摇滚明星那样成功的哲学》之类的鸡汤读物。
今天,摇滚明星的本职工作是重复地、滴水不漏地巩固现有的社会和商业文化,而不是去颠覆它们。
或许这听上去与我们的印象大相径庭。因为进入21世纪这十多年以来,摇滚是“酷”的,是强调原创的、是绿色环保的、是注重生态的、是互联互通、是呼吁平等的。或许一则广告可以大致说明人们的这种印象来自何处:
是的,看上去都很酷、很独立。
市场和资本世界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从由《孙子之战争艺术》指导的你死我活的商战,到新项目孵化器和极客文化的人性关怀,虽然万变不离其宗,但却微妙地塑造出了两种“毫不摇滚的摇滚明星”:
他们似乎颠覆了什么,但其实什么也没有颠覆。
这个世界残存的摇滚精神——如果有这种东西的话——大概在某个来自“摇滚小国”法国的人身上还有所体现。
不好意思,让您躺枪了:
Capital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book by France's rock star economist Piketty, was characterised as a theoretical and political bulldozer.
法国摇滚明星式经济学家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被视为理论与政治的颠覆性著作。
至于大多数人,不管穿不穿皮裤,有没有铆钉,是不是乐坛半壁江山,大约都不是在摇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