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明星娱乐

军功章有翻译家一半 作家姚鲁揭秘莫言获诺奖真相

www.sinoca.com 2012-10-22  雅虎社区


  一 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隐含“文学独裁主义”倾向

  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既是偶然,又是必然。说偶然,是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因为在一般人看来能代表莫言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是与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背离的,而且莫言不是中国最好的作家;说必然,我以为,诺贝尔文学奖果真在中国产生的话,还非莫言莫属!

  我们知道,诺贝尔文学奖创始人的标准是授予“在前一年世界上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在文学领域内创作了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最杰出作品的人”。

  其实,这一标准,本质上对繁荣发展人类文学艺术事业是有负面影响的,甚至就文学的认识功能来说,诺贝尔文学奖的标准,推崇的是一种肤浅的认识观,隐含一种 “文学独裁主义”的倾向。因为真正的现实生活有时是很残酷、很荒谬的,越是深刻地揭示人性或现实生活本质的杰出作品,有时就越远离所谓的理想主义倾向。换句话说,越是伟大而深刻的作家,可能就越远离诺贝尔文学奖。我想,关于托尔斯泰、左拉、卡夫卡、高尔基、劳伦斯等一些伟大的或优秀的作家之所以无缘诺贝尔文学奖,排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对伟大作家作品认识上的滞后因素外,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可能也是一个主要因素。

  也许,后来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发现了这一标准难以适应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世界最高奖项的需要和真正的杰出作品之间存在着矛盾,即标准和水准存在着矛盾,于是在实际的作品评奖中,实行了另外一套背离诺贝尔文学奖创始人的标准。

  可问题是,实际搞的是一套,对外广泛宣传的却仍然是诺贝尔文学奖创始人的标准。

  再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原则上不授予作品很畅销的作家,对于默默无闻、执着探索和深奥难懂的作家的作品比较关注等,可实际上,诺贝尔文学奖有几次授予了作品极度畅销的作家。

  我想,中国许多作家,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存在争议,排除艺术上的不同见解外,与对诺贝尔文学奖真正实行的标准缺乏足够的认识也有一定关系。

  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谁专想为摘取诺贝尔文学奖并遵循其创始人的标准而去写作,往往会事与愿违!

  这也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你越想得到什么,往往越得不到”的真正原因:你想给的其实不是她真正想要的!

  而我以为,能代表莫言最高文学成就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人性的本质与荒谬,离所谓诺贝尔奖创始人的标准是背道而驰的,但它深刻而伟大。

  二 莫言靠什么获得的诺贝尔文学奖

  说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偶然的,是因为,能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除了作家作品必须够水准这一硬件条件外,还需要其他一些相应的软件条件,比如,必须让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充分认识到中国作家的作品已经有很多超越了中国传统意识形态文学的模式(而且是当代中国很多优秀作家创作的主流),达到了深刻书写人性,具有人文、人类关怀的崇高文学价值。因为,西方世界骨子里对中国当代文学存有历史性的偏见。

  当然,要让西方世界尤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充分认识并关注中国优秀作家的作品,必须要做广泛、深入、持久的宣传,方可见效。不过中国有很多优秀的作家、诗人、艺术家、文学评论家等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在西方文化艺术界打开了一片市场,形成了一种群体的文化艺术氛围,这对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肯认真对待中国作家被提名的作品,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再加上,莫言新近当选了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这些对莫言冲击诺贝尔文学奖不可否认都有积极的作用。

  但这些,并不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必要条件,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莫言被提名的作品是否有冲击力。

  我猜想,莫言这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作品一定是《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苔之歌》、《生死疲劳》这三部小说(这三部小说均是由瑞典翻译家陈安娜用瑞典文翻译在瑞典发行的),而最终莫言靠的是《生死疲劳》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如果没有《生死疲劳》这部作品,莫言不可能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他的作品和以前所造的舆论声势或气氛,只不过是个铺垫。

  事实可能也是如此,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授予莫言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这一评语,恰是针对《生死疲劳》这部小说的。

  “我的故事,从1950年1月1日讲起。在此之前两年多的时间里,我在阴曹地府里受尽了人间难以想象的酷刑。每次提审,我都会鸣冤叫屈。我的声音悲壮凄凉,传播到阎罗大殿的每个角落,激发出重重叠叠的回声。……”(《生死疲劳》作家出版社,2006年1月版)

  这种“故事”的寓意或象征,只要稍微有一点历史和文艺修养的人,都会被吸引并被作者的胆量和才华所折服!

  可以说,在中国作家中,仅就艺术层面来说,和莫言不相上下很有才华的作家有很多,如余华、王安忆、贾平凹、陈忠实、张炜、刘震云、铁凝、王蒙、刘心武、张贤亮、李锐、残雪、迟子建、格非、马原、苏童、麦家、阿来等(这里所列举的作家排名不分先后,也只是我阅读范围内的作家,有些作家由于没有阅读过他们的作品,必有遗漏。这里略说明一下,我花了近八年的时间阅读古今中外的小说作品,几乎阅遍了文学史上有定评的重要的名著,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几位作家也做过研究,对中国当代一些畅销作家、网络作家的作品也有所涉猎,但每个人的阅读重点和时间毕竟有限,而且我阅读小说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创作小说,不是为了写评论,和有些评论家写的评论不同,有些评论家不看作家的作品就可以写出高水准的评论:能捧杀或能骂杀,很让我羡慕,我不能,没那方面才能)。

  可为什么我前面说,诺贝尔文学奖果真在中国产生的话,还非莫言莫属呢?

  这是因为,当我们把上述基本能代表中国最优秀的作家的代表作品或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仔细研读之后,和莫言不同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尤其我断定的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三部作品中的《天堂蒜薹之歌》和《生死疲劳》进行比较,就会发现,就作品的内容来说,莫言所揭示的中国社会问题的深广程度,我们有些作家的作品确实比不了,尤其是一些体制内的作家,他们的才华也许不逊色莫言,可在敢于揭示或揭露社会、政治、生活、人性等问题的胆量上,恐怕就逊色莫言了。

  要知道,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们肯把诺贝尔文学奖奖给首位摘取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人,不可能对那些只在艺术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或艺术品位很精致的作家过分看重或推荐(以后不好说)。他们是希望通过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的作品,让世界来了解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文学艺术、人民生活等。

  所以我说,诺贝尔文学奖真要奖给中国作家的话,除了莫言,恐怕能担此重任的,没有第二个人,至少目前还没有。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央视名嘴孙正平漂亮女儿曝光 澳大利亚海归(组图)
下一篇:刘烨全家甜蜜回京 儿女现身享“天伦之乐”(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