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式监制
内地和台湾有制片人、执行制片、导演的划分,制片人一般是投资方,不管剧组的具体事务,执行制片承担了部分监制的工作,但是他们是不会管具体拍摄的“技术活”,导演一般只有两到三位,由总导演统筹。但是香港高压密集式的拍剧,同时会有四位导演在拍摄,不论时间还是金钱成本都要控制得很好,所以让执行制片跟总导演的活都落在一个人的头上,那就是监制。这样的分工还能确保日播的电视剧不会因为导演的个人风格而四分五裂。监制像是一个承包商,先向电视台争取到了制作权,然后再分批划分到各个部门。所以,TVB监制负责的工作大多是剧集的大方向,比如确定故事大纲、选择演员、计划实质性的操作情况等等,所以说剧集的质量直接取决于监制的掌控,并不为过。
现在TVB的监制一共有18位,隶属无线电视制作部,部门总监是曾励珍和梁家树,因此无线监制又分为“曾派”和“梁派”两大派别。
曾励珍“曾派”:李添胜、梅小青、刘家豪、戚其义、罗永贤、王心慰、徐遇安、梁材远、罗镇岳。
梁家树“梁派”:黄伟声、潘嘉德、庄伟建、林志华、张乾文、关永忠、陈维冠。
TVB监制升职制度
到无线从事电视剧制作方面的工作门槛很低,几乎不用什么专业性要求,从场记、场务、节目助理、初级编剧做起均可,而且这些岗位最后都有机会升级到电视剧的最高统筹――监制。但无线每一项工种都严格细分,编导、编剧、导演,全部分初级、中级、高级,想要一步登天是不可能的,每一次晋升平均需要3至5年的累计,如果遇到人事变动,刚好有空缺,可能才有机会走一下捷径,缩短所需时长。从普通底层到监制,平均需要20年左右,从普通监制成长为金牌监制,时间就因人而异。
苦熬
那些年
要理想也要饭碗
邓特希:“不把合格当成就,很多事回去看只是一个合格的成品,只不过是在当时那个制作环境里我做到了最好的东西了,但这件就只是合格,为什么比其他人好?因为别人做的不合格。”
戚其义:“我会坚持想拍的题材和风格,直到把我淘汰,或者是炒了我,虽然对于收视我们是有期望的,但最重要的是我们那份兴趣不要丢了。”
钱国伟:“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坚持,坚持始终是成功的原因,还有就是乐观,始终都是自己来哄自己。”
高收视的电视剧和高收视的综艺节目,有没有成功法则?从业三十年的金牌监制们说,当然有!戚其义说,想象一下,观众想在吃饭的时候看什么,你就拍什么,收视一定不会低。师奶们,要忙做菜,忙聊天,忙着教育儿子,哪有闲工夫欣赏故事来龙去脉,最好五分钟笑一次,二十分钟咆哮一次,有情感纠纷,有财产纠纷,有家庭矛盾,有演技的好演员,一个过得去的剧本。但是要成为金牌监制,就不仅仅有收视保证就足够。在完成一件还行的作品之前,先要面对TVB独特的工作环境。
第一件事,先学会“卖桥段”,就是向领导解释作品的想法,争取高层通过,这才有得做。金牌监制先要有好“人品”,学会跟高层沟通,身段必须很柔软,也要各出法宝。编剧出身的邓特希自己写剧本,跟高层商量的时候,自己心里早就想好,这是最稳妥的一种,不合适可以顺着高层的意思改。当惯导演的戚其义拍档编剧周旭明,其实就是两人兼顾技术和创作,分头说服领导始终比一个人力量大些。梅小青爱走温馨路线,不会踩界突破高层的心理防线,给她一定不会有错,加上选角也够眼光,一般不会遭到质疑。
黄伟声属于既没有后援,也没有鲜明风格的,就要适应能力非常高,像高层直接点名拍摄的《洪武三十二》、《九江十二坊》这种硬骨头,照样啃得下去,深知能屈才能伸的道理。钱国伟打的是高层牌,先有曾志伟提拔,再有陈志云信任,如今有乐易玲亲自找回TVB帮忙,向来喜欢直接跟话事人沟通。 想法通过之后,就是长达三个月至半年的拉锯。观众看故事情节,媒体看口碑反应,监制看制作跟画面。让金牌监制最困扰的,有时只是灯光、实景搭景这类观众永远不知道的事。 TVB是一家电视台,也是一家大公司,各部门分工明确,每一项工种拿固定工资,要保证资源平均分配。每一部剧会明确规定好,要用多长的拍摄时间,电视台的棚内拍摄占多少比重,带队外面取景又占多少比重。一二三线演员分得很清楚,你想要大牌,要么抢,要么等,一些没人要的也不能让他白拿工资,想方设法往你剧组里塞,你不能说不要。《一号皇庭》邓特希连拍五部,让他沮丧的是,法庭景的灯光一模一样,他想拍外景,但是公司告诉他,棚内搭景更省更容易用,换一块木板挪一下沙发,又是全新的。离开无线后再回想,所做成绩只达合格。既要坚持风格又要拿捏好尺度的戚其义,一部《天与地》放了足足两年,内心受挫非言语能形容,争取到了自由度能让画面都接近完美,让同行惊诧可掌声寥寥,他铁了心要坚持到最后。不适应机制的人,离开了,留下来的人,继续和理想拉锯。
暗战
那些年
口味不同各为其主
邓特希:“因为TVB有不同的制作队伍,梁家树组织了一个队伍,曾励珍又是一个队伍,所以变成感觉上有派系,其实是有派系,没有斗争。”
黄伟声:“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当然口味会不一样。”
香港杂志喜欢将梁家树跟曾励珍,放在对立层面,但两人不过是一条生产线上的两条队伍,不同的成员也各有不同的擅长领域。梁家树偏重理性多一点,喜欢欧美剧风格,警匪、查案、时装剧多一点。曾励珍古装剧多些,接受度大些,奇情奇幻神怪之类的题材也愿意尝试,喜剧占大多数。今年高收视的前四位的《怒火街头》 (唐基明监制,已经离职)、《潜行狙击》(庄伟建监制)、《鱼跃在花见》(庄伟建监制)都是梁家树派,若不是梅小青的《法证先锋3》力挽狂澜为曾励珍在台庆月收获最高收视,扳回一城,今年都很难有交代。
梁家树看重剧集的框架和主干。曾励珍更注重细节和感觉,给监制的意见会具体到画面,戚其义说拍《天与地》的时候,曾励珍提议让佘诗曼跟回忆中的男主角对戏,让两个不同的时空重合,中间加一场大雨让转换间的过渡更清晰。这么细致的心思,女人才会有。可是梁派在《怒火》跟《潜行》的火爆、大胆、重口味,不是温馨喜剧中能见到的。不同戏路各有千秋。两派的监制也相处和谐,原因在分派之前大多早有合作过,黄伟声2001年前是跟曾励珍合作较多,后来监制分在梁派,也有成绩瞩目的时刻,今年萌生去意,“隔壁派”曾励珍主动找他谈话,多番挽留,让他想起出道这些年的浓厚人情味,打消过档别家电视台的想法。虽然按照黄伟声的经历,两派争斗并不如外界所传般激烈,但黄伟声也感叹:“一个是男人,一个是女人,当然口味会不一样。”
展望
这些年
选择可以很多
黄伟声:“尤其是刚刚经历了王维基事件,流失了这么多人,可能还需要一段过渡期。很多同事都走了,就算是请新人回来的话大家都需要时间适应,去磨合。有时候会想换新环境,因为都在这个公司服务了三十年,是不是需要一些新的冲击呢?自己是不是要接受一下新的挑战呢?那边始终都是一个新的地方,这里比较有这边人情味。”
梅小青:“任何事情都会有结束的一天,24年来得到很多人的帮忙,就算退休不做电视也没有遗憾了。至于去向,还没到时候说。”
戚其义:“我这么多年的法宝,就是整个团队,你很难一个人独当一面的,一个人很狭窄的,一个人想东西的话会想到想死。升职除了加薪之外,最大一个好处就是我上司没有变。”
无线每年制作40多部的电视剧,持续不休三十年,巨大的工厂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从业人员。监制的出路相当广阔,曾励珍、梁家树这类上一辈的监制,已经进入管理层,不再拍剧集。杜琪峰、关锦鹏、许鞍华、甘国亮都从无线出道,继而转向大银幕拍电影,邓特希算是追随前辈脚步,现在在内地拍电视剧拍电影。黄伟声兢兢业业三十年没有挪过窝,从PA到导演到监制,走了最常规最顺其自然的路子。戚其义离开过换过环境,觉得有自己的团队,坚持做自己的爱好,一群人开心有自由足矣,别的地方给不了他这份空间和包容。梅小青大概是想喘口气,有传她将与老公刘家豪一起过档Now。钱国伟则独立出来,担任演唱会总监及伙拍黄柏高拍港产片凑热闹,喜欢走到哪算哪,靠着大树好乘凉,别人给机会自然不会放过。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