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监制晋升图

监制除了要熬得起,还要建立自己的工作团队。戚其义(左一)与其御用编剧周旭明、佘诗曼在《天与地》的新闻发布会上相谈甚欢。 信息时报记者 萧嘉宁 摄

《法证先锋3》大结局播出后,梅小青获萧正楠吻贺。萧嘉宁 摄

庄伟建(前左二)低调出席《潜行狙击》记者会。
若不是因为“挖角潮”,天天电视捞饭的观众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原来监制也会那么抢手!香港无线电视迈入45周年,他们都曾经或正在奋战其中,戚其义、梅小青、黄伟声、邓特希、钱国伟……你也许对这些名字感到陌生,但是他们的作品你一定看过:《金枝欲孽》、《宫心计》、《学警狙击》、《妙手仁心》、《美女厨房》…… 他们是最早投入的一群,从剧本、预算、演员的分配全在计算内;他们是最废寝忘食的一群,从勘景、拍摄、剪辑、配乐每一步都须过目;他们是最吃力不讨好的一群,几年工资不见涨,收视高口碑好,观众第一个想起的是演员,接到投诉批评,老板第一个想起的是他们……他们是香港电视工业特有的风景,他们是监制。
他们在无线的工作生涯里,无非都是在捱,在理想跟现实中拉锯,这就是监制的全部了,神马奖项、神马名利……统统不在他们的日程上。还好他们已经练就了铁甲钢拳,随时准备进入了“群雄逐鹿”的香港电视时代。
专题策划 管安琪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何珊 录音整理 实习生 张晓兰
只有香港,才有“监制”这个称呼。在内地或台湾,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导演才是一个剧组中,最位高权重的那一位。然而在香港电视圈,监制才是一个剧组或节目组的最高首领,相当于电影里的导演。但导演可以凭借一部剧一战成名,可是无线监制苦干若干年都不一定能出人头地。除了要耐得住寂寞,在无线这个大机构里面,更要学会跟高层沟通,跟同事明争暗斗去争取机会……现在无线的金牌监制都有熬过来的那些年。
底层
那些年
捱过十年才能换个名头
黄伟声:“做这行,完全是时也命也运也,一定会遇到一个好剧本,捧出一个好演员,但是火还是不火,很多时候不到我们控制。”
戚其义:“为什么我三年能从场记升导演?别人要十年?因为我是24小时工作,他们是八小时,所以我四年等于他们十年。”
钱国伟:“儿童节目时我整天说想换组,说了三四年,但是不给我换,你能干你就继续,他不能干就不用做,因为他不能干你能干,就是不公平,但是不公平也要做啊,难道不做啊?”
监制是一条殊途同归的路,《天与地》监制戚其义入行是场记,《法证先锋3》监制梅小青刚开始是编导,《妙手仁心》监制邓特希是编剧,《学警狙击》监制黄伟声跟《变身男女》监制钱国伟,最初是俗称PA的节目助理。这些都是一个剧组或节目组最底层的工作,专业性几乎为零,也没有什么门槛,最初都是边做边学,偏偏工作不等人排山倒海。
电视是一个协作完成的工种,每一项的分工都非常细化。戚其义当场记,要把每一场戏的画面,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演员说了什么对白,这一场拍摄的角度和位置,时间有多长,事无巨细一点不漏,方便导演监制日后查看。而做PA黄伟声、钱国伟都经历过,半夜两点逐一打电话给演员,通知第二天拍摄计划,间隔不到五小时又爬起来,为拍摄做准备,印好剧本,为道具、化妆、服装等制定好表格及流程。
做一个电视台的底层从业人员,刚入职的薪金还比不上写字楼文员,用钱国伟的话来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仅仅够养活自己,买房子什么的几乎是妄想,交女朋友也要节衣缩食。电视台拿月薪,24小时没命地干拿这么多,一个月啥也不干也拿这么多,可是真心热爱电视行业的人就会睡在办公室,坚持不下来的人熬不到几个月就自动辞职,留下来的就是仅靠微薄薪水和理想度日的工作狂人。钱国伟这种爱蒲又风流的综艺咖,在《430穿梭机》那种儿童节目捱更抵夜足足四年,虽然天天要求换组也轮不到他,看着身边一个个没他能干的同事接二连三被安排到他梦寐的音乐组,但他仍凭着狂热还是留下来了。这一行需要运气,因为身边人都很拼命,轮不到你就得多等个两三年。
而像梅小青这种在亚视出道,一两年能转成监制,简直是火箭式的速成,难怪大家称她“才女监制”。戚其义、黄伟声、邓特希、钱国伟等人经历了少则十年,多则二十年的时间,才转正成为监制的漫长过程,其实才是行规。无线的监制都愿意等,是因为他们有各自的理想。黄伟声、戚其义是属于喜欢拍摄的技术流,所以一心就奔着导演去,能拍出自己风格和手法的影像,最后因为年资跟专业都到了监制的位置,成为监制不过是代表工资翻倍。邓特希则爱写剧本立志当编剧,所以不愿自己的创作变样,唯有自己拿到话事权,怎么拍自己做主。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