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省南海县南沙大队坚持走农、工、副综合发展道路,生产服装上的金属钮扣、别针等小五金,1980年工、副业总值445万多元,为国家上缴了税金,为社员增加了收入。这是大队的小五金厂。

八十年代,农村也出现了很多个体户,开小卖部的,搞养殖的,开米面加工厂的等等,这些人大多成了先富起来的人。也有一些人农闲时间自己手工制作农具拿到市场上卖,贴补家用的。图为1980年,广西街头卖自制农具的农人。

那年代没有电商的冲击,各地的农村大集都非常繁荣,十里八村的人们都会去赶集,有的地方人们坐车去,有的地方人们乘船去,集市上各种日用商品应有尽有,尤其是每逢节日之前,商品就更加丰富。图为1984年,云南石屏县的一个集市上。

在农村集市上,除了卖商品的小贩和摊位,还有各种组织抽奖的、演马戏的、炸爆米花的、扭秧歌唱大戏的……震耳欲聋的高音叭喇的声音吸引着人们快到这里来看热闹。图为1988年辽宁省彰武县的哈尔套大集上,举办的首届哈尔套艺术节。

八十年代初,很多农民家庭是买不起电视的,娱乐少得可怜。几个月来一次的电影放映对于农村年轻人来说就是奢侈品了,如果偶尔来了个耍猴的、变戏法的或者炸爆米花的,那孩子们可是乐坏了。图为1984年,广西梧州,村里来了耍猴人。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